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丛书文集   57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观赏凤梨组织培养不同外植体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观赏凤梨不同品种的老叶鞘、嫩叶鞘、顶芽、侧芽、茎段、叶片等不同组织作外植体 ,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为改良 MS+ 2 .0 mg· L- 1的 BA+ 5 .0 mg· L- 1的 2 ,4- D+ 0 .2 mg· L- 1的 IBA,及分化培养基为改良 MS+ 4 .0 mg· L- 1的 BA+ 0 .2 mg·L- 1的 IBA,培养 60 d进行统计 ,老叶鞘的愈伤组织三个品种平均诱导率为 74.6% ,丛生芽的诱导率平均数达 1 7.1 % ,次之是侧芽、顶芽 ,嫩叶鞘、茎段、叶片 ,后者能诱导出愈伤组织 ,不能诱导出丛生芽  相似文献   
62.
有斑百合叶片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采用红色顶生花有斑百合为试材,取其叶片进行组织培养,在MS+2.4-D1.0ml/L+6BA0.5mg/L+蔗糖30g+琼脂娄7g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形成愈僵伤组织有鳞茎丛,在MS+2.4-D1.0mg/L+蔗糖30g+琼脂粉7g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仅形成了愈伤组织,在MS+6BA1.0mg/L IAA0.5mg/L+蔗糖30g+琼脂粉7g上进行培养,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在外植体上形成了鳞茎丛,经过诱导生根,长成子幼苗,幼苗长至5cm左右,栽到蛭石与沙土的混合基质中培养进一步长成了植株。  相似文献   
63.
福建省山樱花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春季萌发的福建山樱花嫩枝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 。在1/4MS+BA1.0mg/L IBA0.1mg/L的培养基上,其丛生芽诱导率达87.5%;在继代培养中选择MS+BA1.0mg/L IBA0.1mg/L GA30.3mg/L或KT1.0mg/L NAA0.1mg/L BA30.3mg/L培养基,不定芽增殖较快。赤霉素对其不定芽的伸长有明显效果,当芽伸长在3-4cm时,切下置于生根培养基1/2MS+NAA1.0mg/L IBA1.0mg/L BA0.75mg/L中,生根率达90%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64.
用 3种不同培养基 (YPG、LB、WW)从焦化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培养细菌 ,并用 ERIC-PCR指纹分析的方法 ,对分离物的种群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同一悬浮污泥样品在 YPG、LB和 WW培养基上的活菌计数结果分别为 1 .6× 1 0 6 CFU/ ml、7.0× 1 0 5CFU/ ml和 9.8× 1 0 5CFU/ ml.选取最适稀释度 (1 0 - 4) ,分别从 YPG、WW和 LB三种不同培养基平板上分离了 5 6、3 9和 60株菌株 .用 ERIC-PCR指纹图的方法分析这 1 5 5株菌株的多样性 ,结果显示 ,废水培养基 (WW)的选择性最强 ,3 9株分离物只显示 1 2种不同的指纹类型 ;而 YPG培养基的选择性相对较低 ,5 4株分离物中共有 3 0种不同的指纹类型 ,多样性明显 ;LB培养基上因有 2 8%的小菌落无法用 ERIC序列扩增 ,故不能用此方法对其多样性作有效评价 .至此 ,本次实验就分离焦化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细菌及对分离物进行分子多样性的研究而言 ,选用 YPG培养基最合适 .  相似文献   
65.
采用以黄色短杆菌TV10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逐级诱变处理,在含磺胺胍(SG)、α-氨基丁酸(α-AB)、2-噻唑丙氨酸(2-TA)结构类似物平板上定向筛选,获得L-缬氨酸高产菌株TV230。运用遗传算法,对L-缬氨酸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用10组实验完成了8因素20水平的优化任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能使缬氨酸的产量提高19.4%。  相似文献   
66.
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及其黄酮类物质生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了银杏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诸多因子对细胞生长率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以N6+NAA(1.6-1.8) BA0.5为最好;最适接种量为2.5g-3.0g/瓶(鲜重),最适pH值为6.0-6.5,附加MES效果更好;碳源以40%葡萄糖进行细胞培养的30%蔗糖进行黄酮生产较好;细胞生长和生产黄酮的激素、碳源等培养条件不同,激素类以NAA(1.6-1.8) BA0.5进行细胞培养、以GA0.5 KT1.0进行黄酮生产最佳,附加黄酮前体物PLA可提高黄酮产量,放线菌素-D不适合黄酮类药用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67.
阿维菌素是一类具有杀虫特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本文系统研究了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初始pH和接种量和培养基组成包括淀粉和氮源浓度对阿维菌素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U8(8^5)均匀设计方案,得到各因素的最佳组合。经实验验证,当培养温度为28℃,初始培养基pH为7.2,接种量为3%,淀粉浓度为70g/L,氮源浓度为53g/L,阿维菌素产量高达3089.14μg/mL。  相似文献   
68.
Langmuir-Blodgett方法分子组装红外热释电探测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钧 《科学通报》1992,37(12):1144-1144
一、引言 自Langmuir-Blodgett(LB)技术问世以来,在分子水平上组装功能有机超薄膜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一些研究成果显示,LB膜在光电传感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LB膜经极性分子组装后,其超薄性导致膜的热质很低,介电损耗小,可能是一种快响应的红外热释电材料。Roberts等人已经报道了几种LB膜的热释电性能。本工作利用了双亲性长链偶氮苯衍生物作为制膜分子,对其经LB方法进行了极性分子组装后的热释电性能和频率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9.
本文讨论L-样条函数空间的局部支集基问题,给出了局部支集基定理的正确证明。  相似文献   
70.
球形芽孢杆菌产毒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球形芽孢杆菌(Baci Llus Sphaericus)在蚊幼孳生地能自然繁殖,我们从盐城郊区的污水塘中分离获得BS—1012,通过对库蚊、伊蚊及按蚊的生物学测定而知,其毒性高于标准株BS—1593,通过血清学试验证明其血清型为H_(5a5b)。本文主要研究氮源,碳源,无机盐,pH,温度、培养方法对BS—1012生长发育及产毒能力的影响。寻找最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培养基,便于生产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