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1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39篇
系统科学   73篇
丛书文集   98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2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881篇
自然研究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氮肥用量显著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组分含量,而对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组分含量显著增加,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增加相对较少。品种对籽粒蛋白质含量、C和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要比氮肥用量大,而B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氮肥用量的差异引起的。氮肥用量显著影响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而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加,而产量的变化相对较小。品种对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要比氮肥用量大。本研究中未发现β-淀粉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2.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选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天然秸秆纤维素为碳源,从土壤、酒糟及牛粪中共分离到5株能分解纤维素的真菌菌株.分别对其进行了滤纸分解度、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 C ase)、滤纸糖化力(FPA)和天然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F-25菌株对滤纸的分解能力最强,不到12 h滤纸全成糊状;同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和天然纤维素酶活力也最高,分别为2.884(m g/mL).30 m in、0.36(m g/mL).h和2768(m g/mL).d.  相似文献   
113.
为了推理移动用户在智能空间的活动,提出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上下文感知活动计算.首先按照上下文的定义,采用元组方法表示移动用户和智能空间,然后根据活动理论基本构成元素和面向客体活动原理来描述用户活动和智能空间的状态变化,最后引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建立起用户活动与智能空间状态变化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活动计算.该模型可以完整地描述活动分解为动作的过程,还可以根据每种活动的动作链标记用户活动数据,却不需要用户直接参与数据的标记.将该模型的动作状态数与上下文感知经验采样工具(ESM)的动作状态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平均活动识别准确度比ESM高25%.  相似文献   
114.
水力停留对复合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效能和反应器中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RT对系统COD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对氮源污染的影响较大.随着HRT的减少,系统中的污泥质量浓度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系统的COD容积去除负荷显著增强.对微生物呼吸速率(OUR)的分析表明,维持较长的HRT能够使反应器内微生物具有更强的活性.因此,建议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合理的HRT的范围为6~8 h.  相似文献   
115.
采用合成底物对华南地区腐乳后发酵阶段分离得到的细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菌株DH1、JS3、GH4、DG6和酵母菌SCY1、JSBB2的胞内和胞外肽酶系统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细菌菌株具有较高的内肽酶活力,其亮氨酸氨肽酶、精氨酸氨肽酶、二肽酶和羧肽酶的活力很高.而分离出的酵母菌的谷氨酸氨肽酶、赖氨酸氨肽酶活力较高,同时具有很高的二肽酶与羧肽酶活力.  相似文献   
116.
DCPTA与SS3307对烤烟根系脱氢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CPTA和唏效唑分别处理K326和G80两个烤烟品种,共设置了4个平行的试验,研究了根系脱氢酶活性、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用唏效唑300 mg.kg-1和DCPTA 100 mg.kg-1分别处理K326、G80品种后根系脱氢酶活性都显著增强,且品种K326对两种生长调节剂的敏感度强于G80品种;K326经DCPTA 150 mg.kg-1与唏效唑300 mg.kg-1处理后和G80经唏效唑400 mg.kg-1与DCPTA 150 mg.kg-1处理后叶绿素含量均在生育前期增长幅度较大,旺长期都能够达到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且成熟期开始分解,最后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7.
双特异性磷酸酶是酪氨酸磷酸酶家族中的一员,它参与生物体内信号转导、生长调控、新陈代谢等许多基本的生理活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分子质量双特异性磷酸酶sLMWDSP(low molecular weight dual-specificityphosphatase,Staphylococcus aureus)基因从金黄色葡萄球菌cDNA库中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高纯度的sLMWDSP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得到.酶学性质研究表明:sLMWDSP催化对硝基苯磷酸(-pnitrophenyl phos-phate,pNPP)水解反应的最适pH值为6.7,最适温度为35℃,且该酶的活性不依赖于金属离子.磷酸酶通用抑制剂岗田酸(Okadaic acid)、EDTA对sLMWDSP几乎没有抑制作用,但钒酸钠能明显地抑制该酶的活性.sLMWDSP对pSer/Thr以及pTyr的寡肽均有去磷酸化作用,这说明sLMWDSP是一个新的双特异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118.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宁德产小鱼仙草(Mosla dianthera Maxim)挥发油,得油率为0.50%.应用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方法分析了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检测到93个峰,共鉴定了62种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8.114%.其中,香荆芥酚(27.229%)、香芹酮(12.326%)、百里香酚(11.027%)、β-石竹烯(7.246%)、柠檬烯(6.209%)、2-甲基-5-(1-异丙基)-乙酰苯酚(5.932%)、间伞花烃(4.982Vo)、葎草烯(4.496%)为主要成分.对7种供试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普通变形杆菌(Proteas vulgar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甘薯薯瘟病原细菌(Fasarium axyssporam)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9.
选取3种离体培养的鳞翅目昆虫细胞系,采用热灭活的大肠杆菌诱导的方法,诱导其产生抗菌肽,并进行抗菌活性检测、诱导动力学研究及Tricine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析.结果筛选到1株诱导抗菌活性较高的昆虫细胞系——粉纹夜蛾BTI-Tn-5B1细胞系,并发现该粉纹夜蛾5B1细胞在诱导后16h产生了1个分子量大约为8000的抗菌肽,抗菌活性检测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 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D31)、德氏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K12D31和德氏卑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0.
采用固体发酵和液体摇瓶震荡培养两种培养方法获得丝状真菌Aspergillus sp.MF134培养物,并从中提取活性物质.应用纸片扩散法和比浊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探讨MF134菌的抗菌活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固体培养物的提取物对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白色假丝酵母(Cancia albican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活性产物主要在孢子形成时产生的,而且与海水的存在有关,海水培养物所产生的抗菌活性高于淡水培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