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碱性环境对苜蓿愈伤组织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性条件对苜蓿愈伤组织苯丙氨酸解氨麦(PAL),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PAL和SOD活性均下降,pH值小于9.0,CAT活性随pH值升高而升高,pH值大于9.0,则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平车前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车前受精胚珠、叶及根分别接种于MS+2.4—D2mg/L+ZT0.1mg/L、MS+2.4-D1mg/L+ZT0.1mg/L及MS+2.4-D1mg/L+NAAmg/L+ZT0.1mg/L培养基上,均能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获大量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3.
重楼属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对不同器官,不同取材时期的重楼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研究.结果表明,BA和IA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期的幼芽组织是较适宜的培养器官,其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达26.7%.该研究为进一步离体快繁完整植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辐射诱变愈伤组织选育耐寒型蕨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γ射线对具有100%分化率的蕨菜愈伤组织进行辐射处理,将未致死的愈伤组织于1~2℃无光条件下处理20 d,再把未冻死的愈伤组织所分化的试管苗进行低温处理.将低温处理后的试管苗叶片、叶柄诱导的愈伤组织和分化的试管苗再进行低温选择,获得了耐寒蕨菜试管苗,由这种试管苗所形成的孢子苗仍然具有耐寒性.结果证明用剂量为5.16×10-1C.kg-1的γ射线对蕨菜的愈伤组织进行辐射处理,可选育出耐寒型蕨菜.  相似文献   
5.
利用蚕豆(Vicia faba)未成熟种子的幼龄子叶为外植体,以MSB_5为基本培养基,可较好的克服蚕豆组织和细胞培养中遇到的诱导率低、生长缓慢、褐化死亡等困难。第一代或继代一次的蚕豆幼龄子叶的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幼芽和根。继代两次以上的愈伤组织则失去分化能力,但仍能继代培养,现已继代培养两年之久,可作为植物细胞工程的原始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由三倍体西瓜下胚轴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三倍体西瓜(Citrullus Vul(?)aris Schrad。)下胚轴切段接种在添加0.02mg/L2,4-D和0.6mg/L6BA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出生长旺盛、结构致密的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不同浓度的6BA、IAA、IBA和三十烷醇的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了芽和根,进而长成了正常的植株.将不定芽接种在含0.2~0.4mg/L6BA和6mg/L维生素P_1的MS培养基上.可得到许多簇生芽和植物体.用蛭石代替琼脂的生根培养基对于根系的生长和试管苗的移植有良好的效果.经细胞学观察表明,由三倍体西瓜下胚轴诱导出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有所变化,即有一倍体(n=11)、二倍体(2n=22),三倍体(3n=33)和非整倍体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中华猕猴桃79-1、79-3、79-5优株系的茎段及叶片的愈伤组织在N_6并附加适量生长素的培养基上能分化出具茎植株,分化率达80%以上,但这种处理不适应于MS基本培养基。实验证明,不同品种类型和株系要求的培养基有所差异。实验程序的简化,为工厂化育种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厚朴组织培养与高产细胞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来自厚朴种源试验林的10个不同基因型材料开展组织培养和高产细胞系,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与配比、外植体的取材部位等因素对厚朴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生化、褐化均有显影响。B5+2,4-D 4mg/L NAA 1mg/L培养基的诱导率达到100%;而采用B5+BA 1.0-2.0mg/L NAA 1.0MG/l的培养基,愈伤组织的增殖率最高,褐化率最低;140、54两个基因型的细胞增殖最快,是其它基因型细胞均值的2.12倍;不同的基因型、培养基、培养时间所产生愈伤组织细胞的厚朴酚类含量不同,以140基因型的细胞系在B5+BA 2.0mg/L NAA 1.0mg/L的培养基上培养60d为最优。  相似文献   
9.
以黄槐(Cassia surattensis Burm.f)幼嫩叶片为材料,分别接种于附加NAA1ppm.2,4-D 1ppm、6-BA 2ppm的不同基本培养基MS、B_5、Nitsch、Blaydes、SS-B-8、PC-L_2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MS+NAA1ppm+2,4-D1ppm+6-BA2ppm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将愈伤组织转移到MS+NAA1ppm+6-BA2ppm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30天后,即可形成大量的芽苗丛。蔗糖浓度的高低影响芽的分化和苗的正常生长,以2%的蔗糖浓度较适宜,切取幼苗转移到MS(无机盐减半)+IBA2ppm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10天后,在幼苗茎基部长根而形成完整植株。愈伤组织经过多次继代培养仍保留增殖和器官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野栽杂交花培育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花药培养技术对普通野生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源RBB16与水稻品种垦系3号等一批杂交后代进行花培育种。接种花药79080个,平均愈伤组织诱导率7.94%,绿苗分化率15.08%,从获得一批野栽杂交后代的花培绿苗中选育出T209-1、14-5两个高产、或高抗白叶枯病的稳定新品系。研究表明野栽杂交花培育种技术是克服野栽杂交后代稳定难,育种周期长与加速野生稻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