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07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地层剥蚀量恢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辽河盆地新近系(N)、古近系(E)之间不整合面形成于盆地由裂陷发育阶段向坳陷发育阶段转化的过渡时期,古近系地层在沉积后遭受了长期的非均衡剥蚀.通过地质分析及实践,选用地层结构趋势外延法和声波测井曲线法计算了研究区的地层剥蚀量,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原型盆地进行了恢复.从所得的两幅形态近似的剥蚀量等值线图上的剥蚀趋势得出:横向上剥蚀量自南西向北东逐渐增大,这种差异性剥蚀是古近纪末期台安—大洼断裂右旋走滑作用在本区形成的北西向褶皱格局所引起.从盆地原始沉积厚度等值线图也可以得出,不同时期原型盆地的形态和盆地的类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导致上述结果的根本原因则是郯庐断裂右旋走滑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2.
煤储层渗透率复合因素数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分析渗透率与地应力、埋深、裂隙、储层压力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影响煤储层渗透率最普遍和主要的因素是地应力和埋深。在其基础上,文中以沁水盆地中南部为研究区,通过敷学地质方法,分析和研究渗透率与其影响因素的敷值关系,并研究和建立渗透率影响因素复合模型。  相似文献   
983.
从盆地边界、盆内结构、沉积环境背景以及沉积物特征入手,探讨了盆地演化与含水岩组分布规律、含水岩组沉积相与含水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早白垩世时,盆地以南北向为轴、东西两翼非均衡沉降,东缓西陡,结构极不对称;盆内发育的洛河、环河华池和罗汉洞3个主要含水岩组,均受盆地构造演化和沉积相控制,其中洛河组分布最广,环河华池组以及罗汉洞组比较局限.沉积环境变化中沿盆缘以冲积扇、河流相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砂砾岩和砂岩沉积为主,盆内由风成沙漠相、三角洲前缘相和湖泊相砂岩和泥岩组成.洛河组风成沙漠相含水砂岩,产状稳定、覆盖面广、岩性组分和结构成熟度高、孔渗性能好、有害可溶组分含量低,顶底板及边界隔挡岩性组合匹配合理,是自流水盆地最理想的含水层.  相似文献   
984.
加里东期华南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加里东期,华南处于板块活动阶段.盆地演化经历了从被动大陆边缘到前陆盆地一个完整的构造旋回,盆地性质的转化是通过奥陶/寒武纪之间的郁南运动,由南东向北西方向推进;志留纪末发生的加里东造山运动,使华夏和扬子两大陆块沿江山-绍兴断裂带最终拼合在一起,形成宽阔的南华褶皱带.据此,将华南加里东阶段划分为一个Ⅰ级层序和7个Ⅱ级层序.Ⅱ级层序SS1代表了被动陆缘盆地发展的初始阶段,Ⅱ级层序SS2~SS5是华南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由发展到成熟的阶段,Ⅱ级层序SS6是华南由被动大陆边缘向前陆盆地演化的过渡时期,Ⅱ级层序SS7是华南前陆盆地发展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985.
在分析研究泥石流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海子沟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受到松散堆积物、坡度、降水、地质、植被等因素影响.据此,建立起泥石流爆发危险性评价数据库、知识库和危险性评价数字环境模型.在ArcGIS的支持下对所选取因子进行详细分析,得到海子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图,为海子沟流域泥石流防治工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86.
岩溶含水层由于其本质脆弱性,对土地利用变化极其敏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以典型岩溶单元—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水文地质背景下的岩溶含水层本质脆弱性,结合流域地下河水近20年的水化学资料,分析了含水层脆弱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农业活动、城镇建设及居民活动都对地下水质变化有明显影响.因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恢复岩溶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是保护和改善岩溶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87.
论述了巫文化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巨大影响,民间壁画在取材和表现手法上均有浓烈的巫文化气质;指出这种文化渗透具有深刻的文化艺术价值,影响并促进了现代壁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88.
湖相地层孢粉分析的结果表明,临夏盆地在1.95MaB.P.前后发生过一次重要的气候转型事件。在此之前,南海热带季风信号在地层记录中存在较强的表现,在此之后热带季风信号减弱而高纬冰盖信号加强。CaCO3指标的周期分析同样表明,在1.95MaBP前后确实出现了气候的主导周期转型,在此之前,气候变化周期以类岁差的25kyr周期为主,而在此之后,以类倾角的38kyr周期为主。发生在临夏盆地1.95MaBP的这次气候转型事件表明青藏高原地面在当时隆升到一个可以改变周围地区大气环流的临界高度,如果以青藏高原在2.6MaB.P.- 0.6MaB.P.的平均抬升速率推算,这一临界高度可能在2500m左右。  相似文献   
989.
为了揭示阜新盆地艾友矿区沙海组的沉积环境特征及煤层聚积规律。采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大量钻孔资料进行了分析。从中识别出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其中扇三角洲相最为发育,并指出在盆地加速沉降导致湖面扩张的背景下,沉积环境经历了冲积扇-扇三角洲-浅水湖泊的演化过程。最后,总结出扇三角洲平原及扇三角洲边缘处是主要的聚煤场所。为该矿区今后的进一步煤矿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0.
皇甫川流域陡沟坡面积不断增加,水土流失严重,陡沟坡植被的建设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陡沟坡植被特征对林草植被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对皇甫川流域陡沟坡植被的调查研究表明:1)研究区以多年生中旱生草原植物种为主,区系地理成分以达乌里—蒙古成分、东亚成分为主;2)阴坡植被有中生化的趋势,阳坡植被表现出旱化的特点,坡面植被灌丛化.因此,在陡沟坡植被建设与恢复中,应以这些特征为依据进行物种的选择和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