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246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黄河兰州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4年春、秋两季采样,研究了黄河兰州段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从5个采样点中共获得样本5136尾,经鉴定属于4个纲、39种(属)其中Nanocladius bicolor(幼虫)系黄甘肃段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222.
La及其EDTA配合物在藻体中的富集和对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稀土元素La3+和La-EDTA配合物在小球藻中富集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以及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La3+和La—EDTA配合物在小球藻中富集的动力学过程均可用一指数形式的方程来拟合,热力学过程均可用Freundlish方程来描述.结果还表明:La3+在低浓度(0.1~1.0ppm)时对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而La—EDTA配合物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0.1~2.0ppm)内对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3.
湖北溪菜(P.hubeica Bi)上的附生藻类有蓝藻3属(种),即河生隐球藻(Aphanocapsa rivularis),河生瘤皮藻(Oncobyrsa rivularis)和胶壁异球藻(Xenococcus kerneri);硅藻5属(种),即曲壳藻属(Achmanthes),扁圆卵形藻多孔变种(cocconeis placentula var. euglypta),桥弯藻屑(Cymbella),异极藻属(Comphonema)和针杆藻属(Synedra)。其中河生隐球藻和扁圆卵形藻多孔变种作为溪菜的附生藻类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24.
稻田常见丝状藻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稻田丝状藻类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经试验观察表明:当稻田丝状藻类大量生长时,与水稻争肥而引起水稻减产;若将丝状藻类掩埋在稻田里,水稻的减产比将这些藻类捞出丢掉要少些.水稻收获后播种小麦,掩埋有藻类的比将藻类捞出丢掉的产量有显著增加.综合稻麦两季的产量,发现掩埋藻类的比未埋藻类的稻田的总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225.
Caulerpin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海藻Calogssaleprieurii,Laurenciamajuscula,Hypneaconcornis分离得caulerpin1,水解得化合物2.经波谱分析确证其结构.生物活性测定表明:caulerpin具有较强的植物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226.
利用九龙江口、黄河口悬浮物和厦门湾、泉州湾近岸表层沉积物作为磷源,用分批培养法培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聚生毛角藻(Chaetocerossocialist),小球藻(Chloralla),均可正常生长,说明在磷饥饿状态下,样品中潜在生物可利用磷可转化并释放到水相,以供藻类生长之需.培养体系中藻类对磷的摄取与磷自样品中的转化释放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藻类在稳定生长期大量排出胞外产物.胞外产物中的强螯合基团与样品中铁等金属元素的络合作用,是培养体系中潜在生物可利用磷转化释放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7.
硅溶胶中藻类的生长与灭藻剂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藻类在硅溶胶中的生长与pH、SiO_2浓度和胶粒粒径的关系.在所试条件下,发现当pH=8.3、SiO_2浓度<30%和Ds>23nm时,最有利于藻的生长。且其生长速度最快.为防止硅溶胶中藻的生长,本文又筛选了若干灭藻剂,对其灭藻效果作了研究.当采用15—20ppm的甲醛:100—200ppm乙二醇;50—100ppm邻羟基苯甲醛;50—100ppm乙二醛时,可有效地灭藻或抑制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228.
利用废水培养含油微藻,在净化废水的同时可以耦合生产生物柴油原料,已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立足于耦合系统的关键技术环节,综述了近年来在优势藻种的筛选、微藻的优化培养以及微藻体的采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229.
海相碳酸盐鲕粒形成过程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模拟沉积环境的方法对鲕粒进行人工合成,探索鲕粒的形成过程及影响鲕粒形成的环境条件,实验的主要参数有体系中的藻类、体系的水动力和晶核数量。结果表明:静水条件及藻类活跃的人造海水中鲕粒的圈层结构及表面结晶程度发育最好,说明较弱的水动力及藻类的生物作用有助于鲕粒的生长;体系中碳酸钙晶核的数量是鲕粒能否形成的决定因素。根据晶核数量及反应活化能的不同,对海相碳酸盐鲕粒及泥晶灰岩的形成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230.
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表明,四川盐边龙塘矿区的铅锌矿化与菌藻关系密切。藻类有机质对铅、锌元素的富集、活化、迁移及再富集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