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7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在成功制备的苏丹红Ⅰ号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分析抗苏丹红Ⅰ号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应用RT-PCR方法扩增杂交瘤细胞中苏丹红Ⅰ号单克隆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测序,联机Kabat库检索分析.非竞争ELISA方法测定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常数.ELISA法测定抗体的亚类.以苏丹红Ⅰ号为标准,用ELISA竞争抑制法测定与苏丹红Ⅱ号、Ⅲ号、Ⅳ号的交叉反应率.应用计算机辅助分子空间模拟软件,建立合理的抗体可变区空间结构,苏丹红Ⅰ号、Ⅱ号、Ⅲ号、Ⅳ号的空间结构,并进行对接模型建立.苏丹红Ⅰ号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基因  相似文献   
82.
液氮速冻法快速回收小分子DNA片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高效回收小分子DNA片段的方法,只需两个离心管及一块玻璃棉纸,凝胶速冻后简单离心即可回收DNA.实验证明这种回收DNA的方法具有简便快捷、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陈国强  张晶  赵倩 《科学通报》2009,54(18):2759-2765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是一种异质性的血液恶性肿瘤, 也是发生在成年人中最普遍的急性白血病. 过去20年间, 对于AML的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和治疗学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尤其是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成功实践, 为许多AML病人带来了生存希望. 与此同时, 以靶标特异的活性小分子化合物为探针研究重要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化学生物学手段, 大大地推动了白血病的分子发病学研究和靶向治疗的进步. 本文主要以本课题组的工作为重点, 对过去10多年中, 我国学者在相关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一些进展作一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4.
论述了有机聚合物及小分子材料的电致发光原理,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及影响器件稳定性,寿命的原因,总结了目前该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展望了下世纪有机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商业化可能性。  相似文献   
85.
新型炎症显像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柠檬酸(Cit)、酒石酸(Tar)、DL-苹果酸(DL-Mal)、L-苹果酸(L-Mal)和D-葡萄糖二酸(D-Gca)等5种含有羟基和羟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99mTc标记条件以及亲炎症的生物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它们的最佳标记条件,分别对其进行标记。标记率均大于90%,这5种配合物和^99mTcO4^-4(P)的松节油致炎小鼠中的生物分布结果表明,炎症模型脓肿与肌肉的质量活度分数之比值(am  相似文献   
86.
采用双氰基茚满二酮为吸电子单元,分别以苯并二噻吩并吡咯和4,4’-二甲基三苯胺为给电子单元,设计合成了两种具有给电子-吸电子(D-A)型结构的非对称小分子给体材料D1和D2;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这两个小分子给体的光学性能及电化学性质,并考察了由这两个小分子和C70制备的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含有稠环给电子单元的小分子给体D1比含有三苯胺给电子单元的D2具有更宽的光学吸收、更低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和更好的光伏性能;以D1和D2为给体、C70为受体的可真空蒸镀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为5.03%和3.78%.  相似文献   
87.
开发非贵金属催化剂,特别是用于碳上铁氮(FeNC)材料的催化剂,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广泛应用是一个迫切需求。然而,传统铁氮位点在酸性条件下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较差,严重阻碍了其电池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限域的小分子合成策略,大规模合成了具有一氧化氮(NO)基团轴向修饰的FeN4 (表示为NO-FeN4)。得益于NO基团的强吸电子效应,与传统的FeN4样品相比,富含电子中心FeN4位点表现出超高的ORR活性,具有三倍高的质量活性(0.85 V时为1.1 A·g-1),以及全四电子反应选择性。此外,用所制备的电催化剂组装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也表现出显著增强的峰值功率密度(>725 mW·cm-2)。这项工作为合理设计用于氧还原的先进M-Nx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小分子在高分子膜中的传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小分子在玻璃态高分子膜中吸收和解吸的传递模型。该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具有S形的吸收曲线及对主尖的解吸曲线,并可推广应用于费克扩散和Ⅱ类扩散情形;用不同相对压力下的两条实验吸收曲线可获得小分子在高分子膜中扩散系数随浓度变化的关系,并可预测其它相对压力下的吸收和解吸曲线。与Crank模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9.
利用INDO法及能量梯度方案,通过对XSi~+及X_2Si(X=H,F)配合CO、N_2形成“超分子”化合物稳定构型及有关信息的计算,给出了衍生物系列的相对稳定性及有关的影响因素,探讨其成键图象及规律性。结果表明:分子间的配位力与稳定化能、键参量、电荷转移成平行关系,揭示出分子间的作用键主要是σ配键及配位力的本质是授受电子的共价作用。  相似文献   
90.
本文对任意模4余3的正整数D构造了一类以判别式为-D的虚二次域的整数环为复乘的椭圆曲线,并将考察其基本性质,如有理扭点,自同态环以及模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