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1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383篇
系统科学   161篇
丛书文集   518篇
教育与普及   47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4篇
现状及发展   85篇
综合类   11519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651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644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788篇
  2007年   703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秦豹  蒋虎 《科技信息》2007,(23):272
该文介绍了某矿5432"三软"煤层、高突炮采工作面安全管理的经验,分析了引起片帮、冒顶、瓦斯突出危险、自然发火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2.
在300和600mm直径的塔中,分别填充25~#及40~#Intalox填料,以空气-水为介质,气液逆流操作,对孔板式、堰式及管式三种型式的液体分布器的结构参数与分布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增塑熔纺,由于聚合物浓度较高,大分子缠结多,纤维超拉伸比较困难,难以达到高强度。采用预热处理的方法,改善了纤维的拉伸行为和力学性能。经WAXD、SEW分析发现,预热处理后大分子网络相互靠近,使片晶厚化,晶粒尺寸变大,而纤维结晶度有所减小,有利于超倍拉伸的进行。这里最佳热处理温度为115~130℃,最佳热处理时间为3~10 min。  相似文献   
994.
合成了几种新型的有机硼阻燃剂,与含磷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协同阻燃研究,以试样的限氧指数LOI为评价指标,计算出协同指数,证实了阻燃剂之间协同效应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5.
聚丙烯酸-高岭土杂化高吸水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高岭土存在下,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以过硫酸钾作引发剂,部分中和的丙烯酸单体进行聚合交联反应,合成高聚物/无机杂化高吸水性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中和度,单体用量,引发剂量,交联剂量,高岭土加入量及反应温度对吸水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介绍了液性极限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及原理;阐述了测定膨润土液性极限的实际意义;对液性极限与膨润土的其它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试验说明了用液性极限法可以比较容易准确地测出膨润土的极限活化量。  相似文献   
99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用水的质量更加关心。与此同时,由于工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对环境污染问题已使部分城市的供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使我公司面对被微污染水源的挑战。对微污染水处理的研究,我公司甚是关注。需要采取对策,以保证向城市供应安全合格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998.
项目简介:高浓度水煤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煤基流体燃料。它在取代油、气及干煤燃烧方面具有环保、节能等综合效益,是我国洁净煤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水煤浆添加剂是制备高浓度、高稳定性水煤浆的关键。新型的水煤浆添加剂ZNF和PSN系列已由福州大学刘明华博士领导的环境友好材料课题组研制成功,并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相似文献   
999.
1000.
商丘市睢阳区高辛乡地处商丘归德古城南25公里处,全乡4-4万人口,6-23万亩耕地,是本区农业大乡之一。几年来,该乡确立科技首位思想,实施科技兴乡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工农业总产值由1997年的2-4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3-2亿元,财政收入由1997年117万元,增加到1998年270万元,人均年收入1997年为1844元,1998年达到2300元。1998年度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商丘市科技工作先进乡镇”。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几年来,大力推广麦棉套种、麦菜套种、三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