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冯晓阳 《科技资讯》2006,(22):176-17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职工的下岗失业和再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下岗失业是由多万面的原因引起的。本文在浅析原因的基础上从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隐性管理的概念及意义,从图书馆馆风、馆貌,图书馆品质和提但是尊重教育理念等方面阐述了图书馆隐性管理的基本内容,指出图书馆隐性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图书馆隐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3.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分析了隐性知识的特点、知识转移的特点和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指出人和技术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两个重要维度。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叠代过程,“专家咨询模式”存在N重互动关系。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移是隐性知识价值化的必要路径,也是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24.
针对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偷拍和暗访现象,本文从受众和媒体两个方面,通过对电视新闻报道中所采用隐性采访手段的研究,对隐性采访及其特点、应遵循的原则和隐性采访的禁区,以及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应防止的误区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5.
王涛  李巍巍 《科技资讯》2005,(22):157-158
和大型咨询公司一样,中、小型管理咨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知识管理。中、小型咨询公司的知识管理,一方面,要通过明确企业核心业务,画出企业知识管理的地图,建立知识管理的数据库,明确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等方式建立知识管理的基础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建立知识管理的明晰机制和激励机制来对隐性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26.
具有隐性感染的登革热模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类具有隐性感染和垂直传播的登革热模型.首先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得到了无病平衡点E_0是全局渐近稳定的;进一步利用第二加性复合矩阵等理论得到了地方性平衡点E*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27.
何谨 《科技智囊》2016,(4):64-65
正我国今年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失业潮"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2015年我国GDP增长率下降到6.9%,今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声音,担心我国可能会出现"下岗潮"、"失业潮"。近日,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作出回应指出,从目  相似文献   
2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自身的不懈追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时代赋予的重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只有把教育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以出众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去感染、教化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重视教育、重视师德的优良传统。早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  相似文献   
29.
高等医学院校的隐性课程,是隐性课程在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分支。素质拓展是一种新的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和智能结构。探究生理学的隐性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中的作用是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0.
《科学管理研究》2017,(2):39-42
从科技成果中显隐性知识占比和科技成果供体与受体双方知识差距两个维度构建了知识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四种模式。研究指出充分利用隐藏在科技人员体内的隐性知识,能够促进科技成果中显性知识的转化,弥合科技成果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知识差距,进而促进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