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13篇
教育与普及   6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1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有机- 无机盐(C4H12 O3N)3PW12 O40·11H2O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热重差热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及对NO2 - 的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22.
磷钼杂多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磷钼杂多酸取代硫酸做催化剂制备乙酸乙酯,产率超过硫酸,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收率为91.48%。  相似文献   
923.
研究烷基双(1,1-二甲基-2-炔丙基)胺和1,8-二乙炔萘的制备方法。方法 从廉价原料丙酮和乙炔出发,经6步反应制备未见献报道和烷基二炔丙胺8a,8b,8c和以萘甲酸酐为起始物经8步反应制备1,8-二丙炔萘。结果 合成未见献报道的烷基二炔丙胺,并对1,8-二丙炔萘的合成方法作了改进。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一些天然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含炔丙胺的药物,材料的合成。  相似文献   
924.
1,6-二磷酸果糖制备研究Ⅱ.FDP的发酵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1,6-二磷酸果糖的发酵工艺条件,采用菌株9518,细菌膜膜经生改变后,在PH6.5的糖磷液中,37℃发酵4h,FDP积累最高达72.17mg.mL^-1。  相似文献   
925.
甲胺磷中P-S键键能至今尚未有文献数据可查.本文根据甲胺磷的红外光谱,利用多原子分子中部分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的伸缩振动频率与键离解能之间的关系式,推测了甲胺磷中P-S键的单键键能为243.83kJ/mol.并通过精胺转化成甲胺磷的反应热的测定,证实了红外光谱法推测的P-S键键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26.
电弧熔炼方法合成了Hf2+xMo3-xSi4(x=0.3),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化学式,Hf2.3(2)Mo2.7(2)Si4,Mr=781.9,晶体学及结构参数:正交晶系,Ce2Sc3Si4类型,(62)Pnma,a=0.6579(1),b=1.2818(4),c=0.6778(1)nm,V=0.5716(1)nm3,Z=4,Dx=9.084g/cm3,μ=501.55cm-1(λMoKα=0.07107nm),F(000)=1340,T=296K,对于25个修正参数和637个独立可观察衍射点R=0.075,wR=0.068.此结构中,Si原子两两成键联接成哑铃状,Mo原子均处于Si原子所形成的配位畸变八面体中心,这些配位八面体最终联接形成三维Mo-Si网络,Hf原子则散布在网络之间沿[100]方向的隧道中.此化合物组成和结构不符合价键规律,成键具有过渡性且原子的配位环境遵守此类化合物规律.  相似文献   
927.
应用BET、TEM等手段了由溶胶-凝胶法及常规制备法制备的钒磷氧催化剂的比表面,晶相组成,晶粒大小等物理性质,发现制备化学因素对钒磷氧催化剂物理特性的影响比较复杂,尤其是不同方法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比较明显,由有机相中制备时可以获得单一-B相,且晶相组成与晶粒尺寸受制备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实验结果表明包括溶胶-凝胶法在内的几处制备方法制得的催化剂粒子较大,分布不均,且比表面积较小,通过本研究提出了制  相似文献   
928.
过量的磷排放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对磷元素进行去除和回收利用成为棘手的环境问题。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和官能团丰富的优势,容易获得、产生量巨大的废弃物基生物质炭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磷回收材料。介绍了制备生物质炭的废弃物来源、影响生物质炭吸附性能的因素及吸附磷机理等,着重分析了不同废弃物原料、负载金属、热解温度等对废弃物基生物质炭吸附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另外,还阐述了废弃物生物质炭吸附水体中磷的实际应用及后续资源化农用情况,并对未来废弃物生物质炭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9.
930.
详细描述了磷钼杂多酸薄膜碳糊修饰电极的制备并通过实验证明在碳糊电极表面确实存在磷钼杂多酸的吸附层.实验发现该电极对IO-3有催化作用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