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3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447篇
系统科学   69篇
丛书文集   579篇
教育与普及   4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1篇
现状及发展   44篇
综合类   1092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638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625篇
  2002年   625篇
  2001年   587篇
  2000年   472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418篇
  1996年   384篇
  1995年   352篇
  1994年   337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261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91.
糖精钠和山梨酸电极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糖精钠和山梨酸在-1.6V处的还原进行分离和表征,为鉴定电极反应,推断电极反应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2.
目的:了解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法(IFA)的技术路线及其在巴尔通体(Bartonella)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认识IF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交叉反应。结果:IFA对巴尔通体感染的诊断尤其是在属的水平上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结论:IFA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而对感染病原作出诊断,尽管有部分交叉反应存在,IFA仍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以及操作简便而成为诊断巴尔通体感染最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3.
以硅胶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的Cs2.5H0.5PW12O40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乙酸与1-丁烯的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醇的醚化反应,考察了其活性组分负载量、载体硅胶性质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n(1-丁烯)/n(乙酸)、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中乙酸转化率的影响. 与其他类型催化剂的醚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的醚化稳定性实验. 结果表明,以低钠硅胶为载体,在活性组分负载量为40%,焙烧温度为300~400 ℃时制备的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随着负载量增大,催化剂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减小,而催化活性先增加后减小. 在反应温度120 ℃、压力1.5 Mpa、n(1-丁烯)/n(乙酸)比3.0、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7 h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乙酸的转化率为87.36%. 在反应温度80 ℃、压力1.0 Mpa、n(甲醇)/n(叔戊烯)比1.1、LHSV为1 h-1的条件下进行醚化反应,叔戊烯的转化率为68.57%. 制备的新型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对于乙酸与1-丁烯的直接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醇的醚化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与选择性,催化剂寿命长. 因此,Cs2.5H0.5PW12O40/SiO2是一种理想的乙酸与烯烃直接酯化和叔戊烯与甲醇醚化反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4.
在恒温条件下从嗜麦芽假单胞菌中获得酪氨酸酶 ,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酪氨酸酶催化氧化酪氨酸反应的动力学性质 ,并得出该反应符合Michaelis -Menten动力学的结论。该方法不需要将酶提纯 ,可以原位测定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5.
提出了生焦反应焦化炉给热及生焦反应给热比的概念 ,在确保焦化炉管不发生严重结焦的条件下 ,研究了焦化炉注气及炉出口温度的优化方法 ,以提高生焦反应焦化炉给热及延迟焦化装置液体收率。利用过程模拟软件 ,分别对单面辐射及双面辐射焦化炉进行了管内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 ,注气比维持在 1% ,炉出口温度由 4 90℃到 5 0 5℃时 ,每升高 5℃ ,生焦反应焦化炉给热增加 4 5~ 5 9kJ/kg ;炉出口温度维持在 5 0 5℃ ,注气比由 3%至 1%每降低 0 .5个百分点 ,生焦反应焦化炉给热增加 2 0~ 32kJ/kg。采用调整注气比和炉出口温度优化同时操作的方案 ,其效果优于仅控制炉出口温度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6.
微乳凝胶固定化酶催化油酸丁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AOT(二(2—乙基已基)琥珀酸酯磺酸钠)/正庚烷/水/明胶组成的反向微乳凝胶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油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分析了凝胶组成、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到了一种合适的体系,使油酸丁酯酯化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7.
用锐钛型纳米TiO2制备了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分析了硫酸浓度不同时其比表面积、失重率、红外光谱及催化活性的不同。当硫酸浓度为1.0mol/L时,它在450~900℃的失重率为3.3%,比表面积为105.2m^2/g,对乙酸和丁醇酯化反应的酯化率达到98.4%。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的重复使用性能好,在乙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中重复使用9次后的酯化率才由初次的99.3%变为84.9%。  相似文献   
198.
以无机盐作为苯酚选择氧化催化剂,用低浓度过氧化氢氧化,得到的苯二酚的总选择性达83%,苯酚转化率为40%。讨论了催化剂用量、pH值、苯酚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9.
结合FKN模型研究了卤素F-,Cl-,I-离子对以铈催化的B Z振荡反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F-,Cl-,I-对B Z反应体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它们对B Z反应的影响机理各不相同.F-与反应体系中的Ce3 反应生成CeF3(Ksp=8 0×10-16)对反应产生抑制作用,Cl-,I-则与反应的中间体(HOBr或HBrO2)反应干扰振荡行为.  相似文献   
200.
研究了巴比妥酸对B Z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比妥酸的加入明显改变了振荡体系的周期和振幅,且巴比妥酸的浓度与振荡周期改变值ΔT及振幅改变值ΔA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6 4×10-7~3 1×10-3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21和0 9954.对振荡体系的扰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