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变风量空调系统室内湿度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变风量空调及其控制系统动态仿真软件的基础上,根据ASHRAE Standard 62-2001标准对于湿度控制的要求,分析了送风温度和冷媒水供水温度对空调区域相对湿度控制的影响.同时提出并分析了满足ASHRAE Standard 62-2001标准对湿度控制要求的送风温度优化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2.
果肉烘干机是加快制造干果速度,降低果肉霉变的重要设备.本设计采用卧式滚筒旋转设计使果肉受到不断搅拌受热均匀;采用太阳能、电能两种模式供能,在光照充足情况下,可降低能源消耗率;采用循环送风和除湿装置,加速果肉表面空气流动速度,降低系统能量耗散;同时采用滚筒旋转动力设计锥齿轮副和连杆机构,对空气循环除湿装置压缩除水.循环热...  相似文献   
63.
一个设计良好的下送风空调系统具有改善热舒适性、通风效率和室内空气品质,减少能耗、建筑周期花费和层高等优点。本文通过对某一下送风空调系统在送风方向分别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记为a)为0°、45°和90°的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送风方向时室内气流分布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a为0°和45°时的室内气流分布类似,室内最大速度都贴近地面。且形成的涡位于室内高度1/2以下,45°时室内产生更多的涡流;a为90°时靠近地面处流速很小,形成的涡位于室内高度1/2以上。对a为0°的情况进行了水模型试验,试验现象表明近地面处速度的分布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对预测和控制下送风空调系统的扬尘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于高温冷藏库及空调工程中常见的条缝式均匀送风道提出了一个新的较为简便的截面宽度计算式。并对其可靠性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5.
本文分析了高炉送风设备常见问题的故障,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6.
<正>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建筑物的形态日益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增多,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新时代,大家对建设工程有关防火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重视。对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的不同理解和如何在工程设计工作的适用也成了大家争论的焦  相似文献   
67.
针对我国盲目投资建设大量高级别洁净室的现状,研究一种局部净化设备解决垂直单向流存在的问题.寻求关键手术区最优局部净化效果的净化方式,采用数值模拟得出一般垂直单向流存在的问题,并比较一般垂直单向流和局部净化设备对关键区的净化效果,从而得出局部净化设备的最佳风量、风速,研制出局部净化设备,通过实测验证其净化效果、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集中送风结合局部送风可以得到关键手术区最优的局部净化效果.在手术室利用送风单元进行局部净化,以较低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可灵活实现较高的洁净度.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飞机座舱引气温度扰动对座舱温度及舒适性的影响,在波音737飞机五排模拟座舱中分别采用天花板和天花板+侧壁两种送风形式进行座舱温度扰动实验。改变座舱引气温度,测量座舱总体和局部温度变化过程并简单评价了座舱的热舒适性。结果表明:引气状态相同,天花板送风对应的温度扰动值为0.32℃,天花板+侧壁对应的温度扰动值为0.59℃。两种送风形式所对应的座舱内总体温度平均值基本相等,为23.5℃,而天花板+侧壁送风形式使局部位置温度更接近人体舒适感觉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69.
工位送风是一种将新风直接送到工作岗位的送风方式,与传统空调相比,工位送风大幅提高了送风有效性.为分析办公室内适宜采用的工位送风口形式,建立了办公室内应用工位送风系统的物理模型,对采用不同形式工位送风送风时的办公室内气流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办公室内温度、速度、PMV和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孔径为3 mm的孔板送风口时形成的气流分布效果优于其他风口形式.  相似文献   
70.
由于车内热环境的高度不均匀性,适用于均匀热环境的平均热感觉(PMV)评价方法无法对乘员热舒适状态做出客观评估。等效均匀温度(EHT)评价方法则考虑了不均匀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通过建立计算流体力学(CFD)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耦合模型,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法,建立乘员舱空调送风参数和太阳参数与EHT和PMV等参数之间关系的近似模型。基于两种评价方法,通过序列二次规划优化算法(NLPQL),对不同热舒适需求下的送风参数进行设计。对比两种评价方法所设计的送风参数下,人体平均皮肤温度、人体与车内热环境的潜热/显热交换量等参数的区别。发现同一热舒适需求下,相较于PMV评价方法,基于EHT评价方法设计出的送风状态更偏向高风温及高风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