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分析了弹性薄球壳之间及其与刚性板之间的接触大形变问题。文中将大挠度非线性同题转化为一系列小挠度线性问题来求解,方法简单而有效。对两种接触系统的载荷与位移关系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理论与实验结果相当符合。  相似文献   
202.
采用多级有限元法对具有分析解的典型接触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将经过四次网格逐级细化后计算出的接触应力分布与分析解对比,证明可以采用多级有限元法精确分析接触区局部区域内的应力分布。经4次网格逐级细化后网格划分的细密程度较第一级可提高一万倍。  相似文献   
203.
跨座式轻轨轨道采用简支梁结构,铸钢支座需承受所有荷载,其强度将对轻轨交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由于铸钢支座结构的特殊性和受载的复杂性,对其进行应力分析,确保轻轨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铸钢支座的有限元分析,建立了支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支座承受的荷载及受力边界条件,得到接触应力和综合应力计算结果。为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对支座进行了疲劳试验,试验研究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4.
燃气轮机用人字齿轮副接触应力及稳态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获得人字型齿轮副齿面接触应力和本体温度的分布特征,利用参数化设计语言,建立了齿轮副的三维模型,结合传热学、摩擦学及啮合原理,对齿轮副的接触应力场及稳态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齿轮副的接触应力、本体温度及啮合齿面热流密度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载荷沿各条接触线的分布具有规律性;摩擦热流密度沿齿高方向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齿体本身的传导散热作用强于齿顶的对流换热作用.结论表明有限元模拟方法可用于评价此种传动副的传动性能.  相似文献   
205.
本文采用虚拟接触载荷法模拟分析螺纹齿面的啮合现象,在线弹性、弹塑性小变形条件下,研究了直螺栓和锥螺栓中的应力分布规律,并给出了螺纹面上的接触压应力分布规律,线弹性解与理论解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6.
为研究过盈装配对圆弧齿轮加工的影响,文中建立了圆弧齿轮端面坐标的数学模型.通过圆弧齿形的端面坐标,获得圆弧齿轮螺旋面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齿轮与轴过盈配合所产生的接触应力和接触变形,求解出接触面允许的最大过盈量和最大接触应力.通过齿轮的变形,研究过盈配合对圆弧齿轮加工的影响.通过模拟球头铣刀加工圆弧齿形的过程,分析过盈变形对齿形加工的影响,对今后圆弧齿轮的加工以及过盈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7.
车轮扁疤是铁道车辆车轮踏面的缺陷形式之一,对轮轨动力和运用安全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弹性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且将车轮扁疤伤损考虑为车轮轮径变化.利用数值仿真,研究了车轮扁疤伤损对高速列车轮轨冲击力、轮对振动及轮轨接触性能等的影响,并结合列车运行安全性指标得到了不同速度等级下车轮扁疤长度安全限值.结果表明,弹性车辆系统模型可以准确体现轮对旋转运动特征.车轮扁疤伤损对轮轨系统垂向和横向均产生冲击作用,对轮轨系统垂向冲击作用尤为明显,将显著增大轮对旋转振动频率及其倍频对应的振动能量,且会激起轮对中高频弹性共振.车轮出现40mm扁疤时,随着车轮旋转运动,轮轨接触点向轮背侧出现周期性横移,轮轨接触斑面积最大可达142mm2,轮轨纵向和横向蠕滑率分别增大4%和16%.轮轨力、轮对振动加速度及轮轨磨耗指数均会随车轮扁疤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列车运行速度在300km/h及以下时,车轮扁疤长度需限制在30mm;当列车运行速度达到350km/h时,车轮扁疤长度需限定在25mm.  相似文献   
208.
针对回转窑托轮偏斜对接触区应力分布的影响,运用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托轮与滚圈最大接触应力比与托轮偏斜角的关系;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某支承结构托轮平行与呈最大偏斜角时的接触问题,得到支承部件接触应力和等效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并得出滚圈和托轮的危险易损部位;为回转窑的轴向调控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9.
道岔区轮轨间隙动态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轨间隙对车辆顺利通过道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道岔区钢轨空间布置和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分析了护轨对轮轨间隙的限制作用和对轮对冲击心轨的防护机理,研究了道岔区轮轨间隙动态变化特性,轮轨间隙与轮对横移量、轮轨横向冲击力、轮轨接触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轮轨间隙变化对车辆过岔运行安全性和道岔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轮轨间隙不仅与轨距和钢轨动态横移量有关,而且与轮对横移量密切相关,且当间隙过小时轮轨间将发生横向冲击振动;设置护轨有利于防止轮对冲击心轨,并使得轮对能够顺利通过岔心;另外,为使车辆能够顺利通过道岔,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大转辙区轨距,但心轨区轨距最好保持标准值.  相似文献   
210.
针对连续油管作业过程中卡瓦闸板防喷器对其夹持时造成的划伤、缩颈并降低其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连续油管与卡瓦闸板之间摩擦阻力系数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建立了卡瓦闸板夹持连续油管三维物理模型,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建立起其计算模型,以Ramberg-Osgood弹塑性模型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了多种工况下不同摩擦阻力系数对连续油管最大Mises应力、轴向位移以及接触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增加摩擦阻力系数有利于减小连续油管上的应力集中,也有助于限制轴向位移避免划伤连续油管和造成卡瓦闸板崩齿,同时提高卡瓦闸板对连续油管的夹持效果。最终以屈服强度为指标,结合连续油管轴向位移量趋势变化给出摩擦阻力系数安全区间为0.4~0.6,旨在为连续油管安全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