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61.
为研究沙漠区域输电线路绝缘子风偏的灾害机理,采用视频图像分析和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获得绝缘子风偏振动运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绝缘子风偏整个运动过程包含无规律的风偏运动和抖振运动,风偏幅度与风速值之间强相联,风偏值为1~3 m/s,抖动值为-400~400 mm;风的垂直分量引起绝缘子风偏向上运动,风的水平分量导致导线水平运动,运动过程直接加剧连接金具的磨损.研究结果为沙漠区域绝缘子风偏的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2.
以旋塞取样阀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密封面接触力学性能和疲劳寿命.应用有关力学理论对旋塞取样阀安装和取样过程进行力学分析,构建了安装过程接触面应力计算的理论模型、旋塞取样阀工作过程中旋塞径向接触应力的计算模型和旋塞表面3个具有代表性的横截面的接触应力分布计算模型.结合具体算例数值计算,研究了取样过程旋塞表面上各点接触应力变化...  相似文献   
263.
赵博  段志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1):4722-4729
为了研究粗糙表面形貌特征对轮轨摩擦副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影响,基于G-W模型,将轮轨摩擦副简化为一不同形貌的微凸体粗糙表面与一理想平面,并结合有限元法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微凸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摩擦生热有影响,随着球冠状微凸体堆叠度的增大,热区分布面积增加,热源减小;微凸体的数量和排布规律对摩擦生热有影响,微凸体X向排布时,摩擦温升随微凸体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微凸体Z向排布时,摩擦温升随微凸体数量增加而增大,热区分布向滑动方向后方集中;不同形貌微凸体对对摩擦温升结果也会产生影响,球冠状微凸体粗糙表面摩擦温升总体高于长方体状微凸体摩擦温升。从微观层面探究粗糙表面形貌特征对轮轨摩擦副热源、热区分布、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等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轮轨相互作用,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4.
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以实际测试接触斑验证计算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踏面磨耗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实际测试得到轮对的踏面轮廓坐标数据,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应用感压胶片现场实测得到轮对自重时轮轨接触斑的大小,与有限元仿真轮对重力作用下的接触斑进行对比,证明有限元模型和接触参数设置的正确性。应用此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随着车辆运行里程的增加,车轮不断磨耗而发生变化的车轮型面对轮轨接触斑、接触应力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期随着磨耗的增加,轮轨型面更加匹配,接触应力逐渐减小,磨耗速度逐渐降低;当车轮磨耗到一定程度后,接触应力和磨耗速度又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265.
为提高轮轨多点接触简化算法的计算精度,考虑轮轨间多个接触斑法向压缩量的变形协调关系,提出了一种轮轨多点接触改进计算方法.首先,基于轮轨间隙函数的几何特征,采用Kik-Piotrowski方法计算并判定轮轨多点接触.然后,考虑接触斑变形协调关系,建立轮轨法向接触应力-法向压缩量耦合方程组,求解轮轨多点接触法向力.最后,采用典型的两点接触模型检验该方法的合理性,继而分析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轮轨接触仿真时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提出的轮轨多点接触计算方法与Kalker变分方法计算结果吻合良好,最大相对误差仅为7.5%,说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升Kik-Piotrowski方法用于轮轨多点接触问题求解时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66.
为进一步探究双极板几何形状对层间接触行为的影响,以金属双极板为对象,搭建了双极板压缩试验台,同时建立了双极板压缩试验有限元模型,根据压敏纸采集到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分别搭建了梯形、矩形和波浪形三种常见截面形状的双极板有限元模型,并搭建了相应的双极板压缩试验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在不同装配载荷作用下双极板截面形状对层间接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装配载荷大小和双极板截面形状对双极板与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 GDL)之间的接触行为有显著影响;在不同装配载荷作用下,三种双极板肋下的GDL表面接触应力幅值均在0.5~2 MPa之间,均符合装配要求;在同等条件下,双极板肋宽度是决定双极板与GDL之间整体平均接触应力幅值和GDL平均侵入面积的主要因素;在三种双极板中,矩形双极板下的接触行为对装配载荷的变化更为敏感,并且矩形双极板下平均接触应力分布均匀性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