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3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528篇
系统科学   1000篇
丛书文集   339篇
教育与普及   2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4篇
现状及发展   113篇
综合类   10578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681篇
  2010年   675篇
  2009年   695篇
  2008年   685篇
  2007年   657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单模光纤耦合的计算及其软件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理论演算与工程数据相结合计算单模光纤耦合率的方法及其软件技巧,使用此方法取得较精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2.
机车用柴油机连杆杆身模锻成形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杆工字型杆身肋底是模锻成形中经常产生缺陷的部位。采用基于ANSYS软件所开发的弹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系统,利用网格重划技术,对机车用柴油机连杆杆身截面模锻成形进行了弹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得到了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场、应变场及温度场的分布。根据变形过程中节点流动趋势,分析了折叠可能产生的原因和部位,并为确定合理的成形工艺方案和模具形状、提高成形质量和模具寿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方腔内混合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与模型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方腔内混合对流向受迫对流过渡的临界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实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流场、温度场,并将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一系列的数值计算,取得了均匀通风方式时混合对流处于受迫对流占优状态、自然对流受到抑制时的特征参数,指出描述方腔内混合对流的特征参数Gr/Ren中的n不等于2,并发现当自然对流引起的旋涡消失时,自然对流对换热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全耦合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推导了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透性与应力变形的关系,根据应变等效原则推导了等效连续裂隙岩体的弹性矩阵,首次采用四自由度全耦合法,建立了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全耦合有限元方程组,进行了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全耦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5.
从实验上较全面地研究了LiNbO3:Fe的横向光生伏打效应引起的各向异性两波耦合,得到衍射效率随调制度和光强变化的规律,并观察了两波耦合的能量转移特性,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6.
非线性离散系统的学习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非线性离散系统的学习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引进了离散的λ(ζ)-范数,给出了新的学习控制算法,实现了不依赖于学习控制初始数据的目标跟踪问题。为离散系统的学习控制方法的顺利发展和相应基本理论的建立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107.
首次提出递法推引j-j耦合谱项,计算结果很好,该法能抓住关键通过手算快速求出组合组态((j)^n)的J值。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8.
给出了一般形式下二体相互作用玻色系统对角化的一般方法,讨论了能对角化的条件,得到了制约耦合系数的两个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9.
采用触发测头进行曲面自动跟踪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触发测头的工作特点,并提出一种新的采用触发测头进行曲面自动跟踪测量的方法,该方法采集速度快,精度高,可以应用在数控机床上实现工件的数字化采集,尤其适用于薄壁受易变形工件的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建立球状晶粒模型,研究了纳米硬磁相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晶粒有效各向异性和矫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粒直径的减小,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将随之增强,而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和矫顽力将逐渐下降。为了保证材料具有较高的各向异性和矫顽力,晶粒的直径应该大于20nm。同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矫顽力的最佳计算公式(Hc=0.32×2Keff/J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