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91.
微乳液中制备ZnO、CuO超微粒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选择不同的W O型微乳液及适宜的反应条件 ,制备出不同大小的金属氧化物ZnO、CuO超微粒子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X射线粉末衍射 (XRD)、红外光谱 (IR)及电导率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和比较 .  相似文献   
292.
新晃贡溪-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热水沉积成因探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综合分析了重晶石矿床的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扬子大陆东南边缘由于早寒武世地壳的热点活动带来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形成了Si-P-Ba-多金属矿床谱系。下寒武统的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环境,但重晶石形成时期还原性相对较弱。重晶石矿石中有机质碳含量较低,具有原生残留有机质的明显特征。钡的来源为热液喷气作用,生物的发育为钡的转化和富集提供了条件,海水为重晶石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硫源,但由于生物的分馏作用较强,致使重晶石δ34S值可达41.65‰。  相似文献   
293.
湿式超微粉碎提取三七总皂苷及粒径对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湿式超微粉碎法与传统提取方法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的影响及粉碎粒径与提取率的关系。方法以三七总皂苷为指标,高效液相法测定提取率以及粒径分布仪测定粒径。结果湿式超微粉碎法提取率较普通回流法略有提高,但普通回流法需要2h,而湿式超微粉碎法只需10min,节省了时间;超微粉碎随时间的增加,粒径越来越小,但提取率并没有增加。结论湿式超微粉碎与提取同步完成,极大的提高了提取的效率;粉碎粒径与提取率并不呈现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294.
天麻超微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天麻超微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考察其有效成分及含量,为天麻超微饮片的质控提供可靠方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公司HypersilBDSC18(4.6mm×200mm,5μm)柱。流动相为0.05%磷酸水溶液洗脱,柱温为2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建立了天麻超微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7个共有峰。结论为利用HPLC指纹图谱可以较全面的控制天麻超微饮片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295.
吴茱萸超微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吴茱萸超微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考察其有效成分含量,为吴茱萸超微饮片的质控提供可靠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公司HypersilBDSC18(4.6mm×200mm,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含0.04%辛烷磺酸钠和0.05%磷酸的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5nm。结果:初步建立了吴茱萸超微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结论:利用HPLC指纹图谱可以较全面地控制吴茱萸超微饮片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296.
天柱—贡溪寒武系沉积重晶石矿带是世界最大的沉积型重晶石矿带,已探明资源量2.4亿吨。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整理,系统总结该矿带的研究现状,包括沉积特征、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等方面。从矿床的沉积结构及矿物学特征、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沉积环境,探讨重晶石矿床热水及冷泉成矿可能性;根据成矿环境及成矿规律,预测该重晶石成矿带成矿远景区域。  相似文献   
297.
近年来,具备良好防辐射性能及良好施工性能的自密实重晶石混凝土较多地用于核电站的建设,然而重晶石骨料密度较大,更容易导致混凝土离析,离析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以往多采用试验方法研究,费时费力且数据离散性较大。本文将自密实重晶石混凝土看作由粗骨料和砂浆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骨料看作刚性球体,砂浆采用宾汉姆流体模型,运用MATLAB编程语言编制了圆柱体投放域球形随机骨料模型程序sjgl,带入离析试验中相关参数在MATLAB中生成了随机骨料模型。然后将骨料模型中的骨料信息导出编辑了AutoCAD脚本文件,在AutoCAD中生成了随机骨料实体模型。运用FLOW3D软件中的一般运动物体(general moving objects)模型求解模型中大粒径骨料的离析,以此来近似代表随机骨料模型的离析。对应于自密实重晶石混凝土试验离析率计算公式,定义了随机骨料模型离析率,用“像素点法”计算随机骨料模型离析率为7.30%。对《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3—2012)建议的离析率计算公式稍作调整定义了试验离析率,为9.81%。随机骨料模型离析率与试验离析率的相对误差为25.6%,由此论证了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圆柱体投放域球形随机骨料模型可有效模拟自密实重晶石混凝土离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