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7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宋丽 《世界博览》2009,(16):68-71
最近受邀去一个诗人家做客,我感到非常惊讶。他家在东莞一个叫黄江的小镇,隐藏在一片高楼林立的现代小区里,如果不是有人带路,也很难进入这个私家之地。他的家被他弄成了私家会所,其中餐馆、茶室、酒吧,一应俱全;中式古典、日式、后现代,风格混杂,还有一些艺术装饰深深打动了我——门口的竹林、旋转的吊扇、日本仕女及现代裸女的图片以及墙上嵌的上百块玉石,总而言之,效果惊人。  相似文献   
82.
本文试图从更广义的"文武合一"和"斌心雕龙"的视角,来分析陆游的心态及其诗文、趣味故事和文化典故的《入蜀记》游记、《老学庵笔记》,以及《南唐书》等著作,并将其放在测量"大诗人"的总成就和"多样性"的"多维立体球"里加以比较。并借助计算机检索对陆游近万首诗,作初步统计学的分析,以帮助了解陆游诗里的"幽默感"和忧伤感等较明显的感性倾向,他与陶渊明、杜甫、白居易、苏轼等大诗人有何显著的异同。最后,借用刘勰《文心雕龙》里"养气篇"和"程器篇"的观点,来探讨陆游在文学创作上的动力来源,及"放翁"在晚年进退行止上所遭受到的非议,略述不同于前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3.
余光中;这位蜚声台湾当代文坛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的名字,已逐渐为大陆读者所熟知。作为现代诗人,早在六十年代末,他就在台湾文学界享有声誉。到一九八五年为止,他已出版了十四本诗集,加上未结结集作品,他的诗歌数量达五百余首,其质量,无论在台湾还是在大陆也都堪称一流。他对台湾诗歌的贡献不仅见于他丰盛,  相似文献   
84.
古典诗歌的宠儿——典故在古典诗歌构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故,就是诗文中引用的,从前人著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提炼出来的,较典型地表达某种经验或观念的词语。诗歌中的典故与一般意义上的典故又有所不同,体现为言意兼重,注重融会与创新。同一个典故在不同的诗人手里又会有不同方式的组合和运用。  相似文献   
85.
本文主要论述了华兹华斯诗歌中,诗人以自我情感为主线的创作风格。诗人通过“自我”的表现方式,使读者产生共鸣,最终达到自我情感与普遍情感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6.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删定《诗经》以礼仪为准则,他通过《诗经》进行教化,使儒教的义理深人人心,开创了以诗文形式作为传播、弘扬儒教教义的先河,而且儒教的伦理纲常和名教思想往往又成为中国古代诗人的重要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注人了丰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7.
毛泽东被誉为“浪漫型诗人领袖”,磅礴,奔放的诗人气质铸就了毛泽东藐视一切困难和敌人的豪迈气魄,这是春成就缔造人民共和国赫赫功业的重要基础,但同时,远离客观现实,虚幻理想的诗人气质,又是其发动“大跃 进”,“文化大革命”的重要个体特质因素,大政治家兼大诗人双重人格的毛泽东既创造了人间奇迹,又陷入深刻的悲剧之中。  相似文献   
88.
刘建 《科技资讯》2009,(22):207-207
本文介绍了鲜有人知的俄罗斯大提琴诗人丹尼·沙弗兰。  相似文献   
89.
张旗 《科技信息》2012,(23):151+119-151,119
孟浩然是生活在气象万千、人人都想建功立业的盛唐时代,自幼受到正统儒家思想的启蒙,却布衣终老,实在有些令人费解,下文就孟浩然所受的家庭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以及诗歌创作等几方面来阐述,由此解读其布衣诗人、人格与诗格。  相似文献   
90.
宋人张戒说:“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岁寒堂诗话》)颜延之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以用典繁多著称的诗人。阅读用典繁多的诗,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研究用典繁多的诗,则更是一件艰苦的工作。颜延之历来缺乏研究,恐怕也与此有关。谌东飚先生却迎难而上,其所撰新著《颜延之研究》虽系全面研究颜延之之作,但正如该书《前言》所说,研究颜延之诗中的用典乃“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