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1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354篇
系统科学   906篇
丛书文集   439篇
教育与普及   3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0篇
现状及发展   45篇
综合类   1061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731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826篇
  2008年   940篇
  2007年   830篇
  2006年   750篇
  2005年   629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543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502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ADAMS平台,构建特定场景双船联合举升多体协同作业系统虚拟样机,对新型一体化拆解作业双船联合举升过程中待拆除组块横摇稳性进行预测与评估。构建了该系统拓扑模型,使用几何参数描述系统中上部组块横摇运动特征;通过虚拟样机仿真探究了双船不同耦合运动情况时上部组块最危险失稳状态,并分析了上部组块重心至连接点连线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比值对横摇角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数据驱动的虚拟样机技术可以有效评估该系统运动特征,与几何拓扑模型得到的上部组块横摇失稳角度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吻合;双船同相位横摇与反相位垂荡耦合运动时对上部组块横摇稳性影响最大;待拆除上部组块横摇失稳时的极限纵横比可以作为复杂多体系统横摇稳性评估参数,为实际工程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台阶爆破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采用量纲分析法确定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借助高速摄影系统与台阶爆破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炸药单耗、最小抵抗线与炸药量的关系(W3/Q)和不耦合系数,抛掷速度对炸药单耗最为敏感,W3/Q与不耦合系数次之;高速摄影图像显示,当爆破作用时间为0.5 ms时,台阶自由面岩石出现位移,当爆破作用时间为2.0 ms时,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台阶自由面出现裂缝,破碎岩石的运动形态可分为鼓包运动阶段与抛掷运动阶段,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阶段;炸药单耗、W3/Q、不耦合系数与抛掷速度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抛掷速度随炸药单耗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增,且存在临界炸药单耗使破碎岩石的抛掷速度出现激增,抛掷速度随W3/Q、不耦合系数的增大呈幂函数递减.  相似文献   
103.
提出数字孪生驱动下永磁同步电机(PMSM)滑模变结构一体化解耦控制方法,改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能力。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结构,通过设备层采集实际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数据及环境数据,作为数字孪生驱动数据来源,孪生建模层依据获取永磁同步电机数据,构建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字孪生驱动模型以及虚拟场景,经虚拟模型与虚拟场景耦合后,在虚拟场景中还原永磁同步电机运行状态;在孪生控制层中设计精确线性化解耦控制方法,并构建速度、电流一体化滑膜解耦控制器,在虚拟环境中通过解决永磁同步电机速度与电流之间的非线性耦合问题,完成实体电机解耦控制;同时数字孪生控制结构各层之间通过孪生数据传输实现数据交换与指令下发,实现有效的电机控制。经实验验证:经该方法控制后,永磁同步电机可在负载突加与突卸状态下保持平稳的电流与转矩,同时还可以迅速调整电机转速,使电机保持在理想状态下运行。  相似文献   
104.
电力系统的瞬态恢复电压对真空开关的介质强度恢复影响极大,根据是否考虑这一影响可把真空开关的介质恢复过程分为实际恢复过程和固有恢复过程。本文在相同的实验模型和电路参数下对这两种恢复过程作了比较性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鞘层”与“金属蒸气”相结合的理论模型,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5.
一些科学工作者对人类以及动物听觉的自由声场至耳膜的传递函数进行了测量,他们发现在宽带信号激励的情况下,不同频率分量之间的幅度差异是与声源的方向有关的,这一发现已被用于展现“真实”的三维听觉,称作虚拟听觉空间仿真。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了高阶矩条件下L—统计量的非一致性收敛速度,得到了与独立和类似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07.
分析了BP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改进算法BPG,以共轭梯度方向代替梯度方向进行搜索,并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不精确的一维搜索、限幅和条件轮回等措施.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BPG算法优于原BP算法.  相似文献   
108.
连续定向凝固中临界牵引速度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09.
波面极大值处水质点水平速度的统计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Longuet-Higgins提出的线性随机海浪模型,导出了波面极大值处水质点水平速度的统计分布,分布的形式类似于波面极大值的统计分布,其中引入了一个新的谱宽度参数εu为(1-m^23/m2m4)^1/2。当εu趋于零时,导出的分布函数为瑞利分布,当εu趋于1时,则为正态分布,在窄谱情形下εu趋于1/2ε其中ε为(1-m^22/m0m4)^1/2。为常用的谱宽度参量。  相似文献   
110.
广义洛仑兹变换和超光速运动(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篇引入的新的广义洛仑兹变换允许作v〉c和v≤c的协变换,有更高的时空对称性。这种变换保留相对论(除v〉c某些断言外)绝大多数有用结论,还预言超光速特有的某些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