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建立了基于索氏抽提和溶剂结晶法的高纯度银杏内酯混合物提取纯化工艺.利用单因素实验选定乙酸乙酯作为索氏抽提法的萃取溶剂,再组建L16(45)正交实验获得索氏抽提最佳条件:浸提时间5 min、淋洗时间10 min、热源温度170℃、液固比12.在此条件下,内酯提取率可达84%,纯度可达42%.而后通过常温粗结晶1 h,-20℃重结晶1 h的步骤,可获得纯度大于97%的银杏内酯A、B、C混合物,内酯总得率约43%.该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污染小,能够满足实验室日常制备或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低温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 BRs)对植物细胞膜系统的影响,使用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 EBR)在4℃处理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a)悬浮细胞.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高山离子芥悬浮细胞的离子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而EBR处理显著降低了细胞的离子渗漏率和MDA含量.此外,低温胁迫下,EBR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膜脂脂肪酸不饱和程度并明显增强了细胞质膜H~+-ATPase,K~+-ATPase,Ca~(2+)-ATPase以及Mg~(2+)-ATPase的活性.另外,低温诱导CbCOR15基因大量表达.而在低温胁迫初期,EBR处理细胞的CbCOR15基因表达水平更高.以上实验结果表明,EBR在稳定低温胁迫下高山离子芥悬浮细胞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保证细胞生理代谢的正常进行,以提高其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93.
獐牙菜苦苷(Swertimarin)是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Swertia L.)植物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獐牙菜苦苷具有多种药用活性,文章对从西南獐牙菜中分离得到的獐牙菜苦苷进行乙酰衍生化反应,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产物进行分离和鉴定,确定主产物为:2'',3'',4'',6''-四乙酰基獐牙菜苦苷。  相似文献   
94.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白术药材中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采用依利特ODS2 C18(200mm×4.6mm,5 um)色谱柱,以甲醇∶水=70∶3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2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得出:白术内酯Ⅰ的平均回收率为98.98%,RSD=0.64%,白术内酯Ⅲ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8%,RSD=1.41%.该方法简单、快速、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白术药材品质评价、GDP的建立及深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聚己内酯/淀粉共混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氰酸酯(MDI)为相容剂,采用共混挤出技术制备不同含量的聚己内酯与淀粉的共混产物(SPCL),通过X射线衍射及DSC研究SPCL的结晶性质和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用Ozawa法和Mo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SPCL的结晶程度降低;淀粉在SPCL中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加快了聚己内酯(PCL)的结晶速度,但对PCL的结晶程度起抑制作用.建模结果表明,Ozawa法适于处理纯PCL的非等温结晶行为,但不适于处理SPCL共混物,而Mo法对PCL和SPCL共混物均适用.  相似文献   
96.
寄主植物对中华稻蝗四龄若虫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α-NA、α-NB为底物测定了经狗尾草、水稻、小麦三种不同寄主植物饲喂1 d、3 d和5 d后中华稻蝗四龄若虫雌、雄虫的酯酶比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中华稻蝗四龄若虫的酯酶有诱导作用,且水稻组酯酶比活性显著高于狗尾草组和小麦组.以α-NA为底物测定酯酶活性,喂食1d后,水稻组雌、雄虫酯酶比活力分别是狗尾草组、小麦组的1.35、2.00倍和1.44、1.63倍.喂食3 d后,水稻组雌、雄虫酯酶比活力分别是狗尾草组、小麦组的1.40、1.67倍和1.62、1.43倍.喂食5 d后,雌虫酯酶比活力水稻组分别是狗尾草组、小麦组的1.63、2.00倍,雄虫酯酶比活力水稻组分别是狗尾草组、小麦组的2.00、1.71倍.上述结果可能与不同寄主植物所含的次生代谢物质对酯酶的诱导作用有关,且在三种寄主植物中水稻的诱导作用最强.饲喂同一寄主植物1 d、3 d 和5 d后,害虫体内酯酶比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总体趋势是饲喂1d后的酯酶比活性稍高于饲喂3 d和5 d后的,这可能是害虫在饥饿后进食的应激反应所造成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寄主植物诱导后中华稻蝗体内酯酶对不同底物的水解能力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7.
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藏木香中所含的异土木香内酯进行含量测定.所用柱子是HP-5MS(30m×0.25mm×O.25μm)的毛细管色谱柱.氦气作为载气,采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实验最后所得的平均回收率为97.43%,RSD为1.90%(n=5).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地控制藏木香的质量.  相似文献   
98.
γ-丁内酯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γ-丁内酯的性质和用途,总结了γ-丁内酯合成技术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及其主要应用领域,分析了我国γ-丁内酯的市场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选择2h5例CHF患者为治疗组,经强心、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等治疗疗效不明显,心功能无改善,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同时随机选择22例CHF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级别及基础性心脏病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占56%)、有效6例(占24%)、总有效率80%;对照组显效6例(27.3%)、有效5例(占22.7%)、总有效率为50%,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69,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高血钾、肾功能恶化等不良反应。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包合比例、主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包合部位和包合物稳定性的研究来阐明脱水穿心莲内酯和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机制.应用差示热分析法确证包合物的形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稳定常数并计算其热力学常数,1H-NMR、IR法确证包合部位.结果显示:脱水穿心莲内酯与β-环糊精形成了1∶1的包合物,包合部位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的五元内酯环部分及十氢萘环部分,在形成包合物过程中范德华力起主要推动作用,疏水力起辅助作用,形成的包合物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