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2篇
教育与普及   8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4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测定了不同复盖度下的苯-正己烷和正庚烷-正己烷两个二组分气体在氧化铝上的组成吸附等温度,以及单组分气体在氧化铝上吸附的BET常数.结果表明,随着复盖度的增加,两个体系的组成吸附等温线都向下靠近它们各自的气液平衡曲线,可以近似地将二组分气相与吸附相的平衡看成二组分的气液两相平衡,两个体系的组成吸附等温线基本上都可以通过理想溶液的相对挥发度方程式模拟得到  相似文献   
62.
N- 正辛基- 1, 2- 苯并异噻唑啉- 3- 酮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谱高效的工业杀菌防霉剂.本文合成的N-正辛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是一个新的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国内外尚未见有关文献专门报道.经过探索性研究,确定由重氮盐二硫代,酰氯化和溴化闭环3步得到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总收率达51.2%,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认.  相似文献   
63.
改性土壤对地下水中苯系污染物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的土壤对模拟地下水中的苯系污物苯、甲苯、二甲苯的吸附.获得了两种改性土壤对苯系污染物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用长链季胺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改性后的土壤,吸附水中苯系污染物的能力明显高于未改性土壤.其改性后土壤的吸附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和有机阳离子的性质,同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合成4-芳基-2,6-二苯吡喃高氯酸盐及转化为吡啶和取代吡啶化合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研究罗非鱼暴露在苯并[a]芘(B[a]P)后,其肝脏3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剂量时间效应.结果显示,SOD和CAT都表现出在暴露初期被迅速抑制,然后诱导,再被抑制的反应模式,并且CAT对污染的胁迫反应比SOD更加敏感,二者均是B[a]P污染的良好标志物.相比之下,GPx的胁迫反应不明显,长时间暴露在高剂量下才表现出诱导趋势,并不适合于短时间暴露下单独用来作为污染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6.
用改进的方法合成和确证了2-苯基-2,3-二氢-1,5-苯并噻庚因-4(5H)-酮(PDBT)和2-(2-呋喃基)-2,3-二氢-1,5-苯并噻庚因-4(5H)-酮(FDBT)两个化合物,其纯度分别为99.5%和99.6%.并得到了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最强线用Hanawalt法表示.另对这两个化合物的TG和DSC曲线进行测试,并对其特征值进行指征.结果发现,两化合物在熔化时就发生了分解,其熔点测定具有程序性,就此引起不同文献报道的熔点值存在明显差异.根据GB/T617-1988对其熔点测定,给出了两化合物的熔点值:PDBT T始175.86°C,T终177.09°C;FDBT T始158.54°C,T终159.31°C.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二氧化硅负载的甲壳胺-钯配合物(S iO2-CS-Pd)在间硝基苯甲醛加氢还原中的催化性能,发现此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0.100 M Pa,40℃)能高活性地催化间硝基苯甲醛还原,得到相应的间胺基苯甲醇.40℃下,反应12 h,间硝基苯甲醛被100%转化,反应产物间胺基苯甲醇收率达到98.6%.通过XPS的表征也确证了S iO2-CS-Pd中N原子与Pd原子之间配位键的形成.反应温度、Pd金属负载量、反应时间、反应溶剂、氢气压力等条件对该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有明显影响.该催化剂重复使用十次后,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未见明显下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8.
采用Supelco 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苯并[а]芘,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以YWG-CH为色谱柱,乙腈为流动相,荧光法测定了水体中苯并[а]芘的含量.结果表明,苯并[а]芘在1.0×10-16~5.0×10-12g/mL的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于浓度为3.0×10-13g/mL的苯并[а]芘6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利用此法测定了自来水及景观用水等水体中苯并[а]芘的含量,回收率在97%~108%之间.  相似文献   
69.
报道了生成meso-四苯基卟啉时,用二乙酸碘苯作为氧化剂,将卟啉原氧化,目标化合物收率为46%.  相似文献   
70.
针对室温氯铝酸盐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反应间歇过程的不足,从反应体系特性出发,设计了一套可以在反应区原位分离离子液体与反应混合物的连续搅拌釜反应器,使离子液体不与潮湿空气接触,大大提高了其性能稳定性,单位质量催化剂处理的反应物量达到315 cm3/g.cat,大大高于90 cm3/g.cat的文献值.为了解决离子液体催化苯与十二烯烷基化这一液—液两相界面反应系统能够实现连续、高效反应与分离的问题,研发了一整套小型中试装置,离子液体在反应器内迅速混合乳化、高效反应,从反应器流出的离子液体与反应混合物能有效分离,离子液体与反应混合物的再循环量可以独立调节,特别是原位补铝方法,使单位质量离子液体高效地处理反应混合物的容量又得到进一步显著提高,达到1 755 cm3/g.c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