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9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328篇
系统科学   88篇
丛书文集   257篇
教育与普及   3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655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乙酸对聚硅酸絮凝剂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因硅酸聚合胶凝而失活的问题,依照Si-Mo比色法的原理,对乙酸存在时的聚硅酸形态及其转化规律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在酸性氛围下,当有乙酸化合物存在时,聚硅酸溶液中的硅酸组分与钼酸反应的速率总是要比不含乙酸时的大得多;溶液中存在的Sia和Sib形态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乙酸化合物的存在,能够有效减缓硅酸溶液中聚硅酸颗粒物的生长速度,但聚硅酸的总体形态分布与转化规律的模式并没有因为乙酸的存在而发生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72.
超细晶粒W-40%Cu合金的烧结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纳米W,Cu粉末为原料,通过测定H2中热压烧结和无压烧结的收缩动力学曲线,研究了纳米W-40%Cu化学混合粉末的致密化过程.对比了纳米W粉与常规Cu粉(-44μm)的机械混合粉和纳米W-Cu化学混合粉的热压烧结致密化过程.测定了烧结合金在300℃和500℃下高温应力一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纳米W-40%Cu化学混合粉末在H2中无压烧结时最大收缩速率对应温度为980℃;1 200℃烧结平均晶粒小于2μm,相对密度为97%.纳米W-Cu化学混合粉在H2热压烧结时最大收缩速率对应温度为930℃;1 200℃烧结合金的平均晶粒为0.5 μm,相对密度为98%.纳米W-Cu化学混合粉热压合金高温抗压强度比纳米W与常规Cu粉的热压合金高.  相似文献   
73.
手性醇衍生的α-重氮苯乙酸酯与N-(苯乙烯基)-吗啉在铜盐催化下的反应,能够以高度的化学产率制备手性的4-氧代-2,4-二苯基-丁酸酯,产物中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比例达到2:1.  相似文献   
74.
木荷夏季气体交换、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荷叶片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为“双峰”型,光合效率午间明显降低,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型”,午间最高.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早晚较高,午间较低.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得到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阻力、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环境因子的最优方程.  相似文献   
75.
以纳米氧化锌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为模型体系,研究了反应物粒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物的粒度对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级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反应物粒径的减小,速率常数增大,反应级数增大,表观活化能减小,指前因子减小,并且表观活化能与反应物粒径的倒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6.
掺杂LaNiO3型双功能氧电极的研究--溶胶-凝胶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到高性能的双效氧电极,研究了钙钛矿型掺杂LaNiO3电催化剂的溶胶-凝胶制备方法,通过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分析、XRD分析以及催化剂的粒径分布分析等手段,探讨了pH值、柠檬酸用量以及焙烧制度对催化剂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LaNiO3的溶胶-凝胶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柠檬酸的用量为金属离子总物质的量的1.5倍;pH值调节为9;焙烧制度为在750℃下焙烧2h。  相似文献   
77.
在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饮酒驾车而造成的占有相当比例.针对饮酒方式的不同,本文将饮酒过程分成快速饮酒、某时间段内匀速饮酒和周期饮酒3种形式来讨论,分别建立了一室快速饮酒、二室匀速饮酒以及周期饮酒3种系统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并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舍得到相关参数,从而得到了血液中酒精含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78.
在1.0-4.0 GPa,1123-1473 K和控制氧逸度(Ni NiO,Fe Fe3O4,Fe FeO和Mo MoO2等4种氧缓冲剂)的条件下,借助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高温高压设备和Sarl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就位测定了橄榄石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1)在测定的频率范围(103106Hz),样品的电导率对频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2)随着温度(T)升高,电导率(σ)增大,lgσ与1/T之间符合Arrhenius关系;(3)在Fe Fe3O4氧缓冲条件下,随着压力升高,电导率降低,而活化焓和指前因子增大,并给出样品的活化能和活化体积分别为(1.25±0.08)eV和(0.105±0.025)cm3·mol-1;(4)在给定的压力和温度下,随着氧逸度增加,电导率增大,活化焓降低;(5)小极化子导电机制可为橄榄石在高温高压下的导电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9.
通过热压缩变形实验,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对ZK31 0.3Yb镁合金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和组织演变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663 K/0.1 s-1是最佳的变形条件, 在此条件下, 合金的流变应力低, 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 合金的塑性好;当变形温度降至623 K和573 K时, 动态再结晶不能充分激发, 合金变形的流变应力明显提高, 尤其是573 K变形时流变应力达到185 Mpa;而变形温度提高到723 K时, 晶界处形成楔形裂纹, 合金的塑性差;在663 K时变形, 尽管应变速率降低至0.001 s-1, 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 流变应力下降, 但变形的进程被减缓;当变速率提高到1.000 s-1时, 晶粒间的协调变形不能发挥作用, 合金的塑性最差.  相似文献   
80.
应力腐蚀门槛值是评价管道抗应力腐蚀能力的重要性能参数。采用胜利油田现场使用的20g、13CrMo44、ST45.8、ST45.8.Ⅵ注汽管材,制作含有预制裂纹的恒位移双悬臂梁(DCB)试件,在H2S介质中进行了应力腐蚀试验,得到4种钢材的应力腐蚀门槛值KISCC和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da/dt。试验结果表明,ST45-Ⅳ钢的KISCC值最大,裂纹扩展速率最小,具有较强的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含碳量低、减少块状铁素体,细化组织有利于提高管材抗应力腐蚀的能力,管材在硫化氢介质中的应力腐蚀开裂属于氢致开裂和阳极溶解型混合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