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碳钢上的钝化膜为不均匀膜,其稳定性比纯铁的钝化膜低,并随酸度的降低和钝化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在0.8V钝化一个半小时后,开路电位衰减曲线出现两个平台。采用方波迭加法模拟了电流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72.
本文研究了在碳钢样片上强化制备CTAB表面膜的条件,所制CTAB表面膜的防腐蚀系数平均达到90%以上。经过CTAB表面膜预处理的碳钢样片提高了与氯磺化聚乙烯涂料的附着性能。从而明显地提高了氯磺化聚乙烯涂料的防腐蚀性能。其次,经过CTAB表面膜和氯磺化聚乙烯涂料处理的钢筋与混凝土的粘接系数增加36%,这是适用于钢筋混凝土防腐工程的一个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3.
双金属板热轧复合模拟及最小相对压下量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的粘合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合理的轧制和界面假设条件,应用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包括上辊、双层金属在内的三维模型,对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的热轧复合过程成功的进行模拟,获得了不同相对压下量条件下,轧制变形区内应力应变的分布、界面上应力分布以及接触表面上轧制力的三维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了最重要的轧制工艺参数,即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热轧复合所需的最小相对压下量,这与在某钢厂所作的生产性试验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4.
通过测定铁和碳钢电极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碳钢电极在不同浓度和温度的(NH4)2CO3溶液中的极化曲线来研究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的种类、(NH4)2CO3溶液的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金属钝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碳钢高温高压CO2腐蚀产物膜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了N80钢在CO2分压1MPa、温度90℃、流速1ms-1条件下地层水中不同时间的腐蚀行为,并应用SEM、EDS和XRD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成分和结构特征,探讨了腐蚀产物膜的形成机制. 结果表明:在腐蚀开始阶段(8h),腐蚀产物主要为Fe3C,并有少量的FeCO3形成. 随着腐蚀的进行(72h后),腐蚀产物膜基本上为FeCO3. 腐蚀产物膜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膜是溶液中HCO-3不断透过膜进入膜/基界面与基体反应形成,并使膜/基界面不断向内推进;外层膜是由于溶液中Fe2 和CO2-3的浓度超过FeCO3的容度积,FeCO3晶体在内层膜表面形核并长大而形成. 外层膜的晶粒比较细小、致密. 内层膜与外层膜的界面结合比较弱,而内层膜与基体的结合比较强.  相似文献   
76.
通过静态挂片法研究了钼酸锂与苯并三氮唑对碳钢在溴化锂溶液中缓蚀作用的协同效应,并通过极化曲线评价了钼酸锂与苯并三氮唑复配的缓蚀作用,实验表明钼酸锂与苯并三氮唑对碳钢在溴化锂溶液中的缓蚀作用有一定的协同效应,添加0.02mol/L钼酸锂和0.02mol/L苯并三氮唑能显著抑制溴化锂溶液对碳钢的腐蚀。通过分析极化曲线、俄歇能谱及扫描电镜,可能的缓蚀机理是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钼酸锂、三氧化钼、铁-苯并三氮唑和三氧化二铁等组成的钝化膜,阻滞阳极反应从而起到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77.
Na2WO4与BTA复配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来研究环境友好型缓蚀剂钨酸盐和苯并三氮唑(BTA)、ZnSO4、D-葡萄糖酸钠等的复配对碳钢的缓蚀效果.研究发现,当缓蚀剂总浓度为5×10-4 mol/L时,钨酸盐和BTA复配摩尔比为2∶1时缓蚀效果最好,当配方中含有4 mg/L ZnSO4,其缓蚀效果有一定增加;再加入10 mg/L D-葡萄糖酸钠后缓蚀效果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8.
中间夹层对不锈钢复合板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实验中借鉴了钎焊及扩散焊工艺的一些特点,运用中间夹层材料来促进不锈钢与碳钢的复合·主要对影响复合的各种因素,包括压力、温度、保温时间、保护气体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摸索出了几种中间夹层材料能够发挥最佳效果的工艺参数·在采用银铜锌中间夹层材料时,通过实验总结出当复合温度为750℃,首道次压下率为25%时可以实现不锈钢与碳钢之间的良好复合·使用纯净的氩气能够有效地防止复合表面的氧化·另外从理论上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各项工艺参数对复合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碳钢P265GH和不锈钢321为试验对象,结果表明,在相同焊接工艺参数下,涂刷配制出的活性剂,可大大增加焊接焊缝熔深,对于板件厚度在8 mm以下时,可无需开坡口、不用填丝,一次完成焊接过程,单面焊双面成形.并对焊缝接头进行相关的物理、化学分析,得到的焊缝宏观成形良好、熔深明显较常规TIG大,微观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均满足核电安装的焊接要求.  相似文献   
80.
本文通过对大量所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碳钢单相渗硼层(Fe_2B)厚度与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含碳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数学公式准确可靠,如果工艺参数已知,就可通过公式计算预测得到渗硼层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