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8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037篇
教育与普及   1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37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995篇
  2013年   992篇
  2012年   1174篇
  2011年   1339篇
  2010年   1458篇
  2009年   1556篇
  2008年   1533篇
  2007年   1294篇
  2006年   876篇
  2005年   695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377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几年来,GIS教育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GIS专业是个新兴专业,其课程设置仍处于不断调整和完善之中.以社会对GIS专业多层次的人才需求为依据,在参考多所不同层次高等院校GIS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嘉应学院的一些实际情况,对GIS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82.
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教育技术及理论根据 1994年美国教育交流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对现代教育技术(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作了如下描述:它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83.
本文通过对新加坡教学课程改革中教学大纲、教材、教法等方面的介绍,简述了新加坡教学课程改革对我国教学课程改革的种种启示。  相似文献   
84.
85.
为适应新时期特区建设的发展要求 ,培养合格人才 ,机械专业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本文结合我校办学实践 ,提出实施机械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学体系及其落实措施。  相似文献   
86.
王正盛  戴华  殷洪友  倪勤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112-112,127
本文主要讨论了作者在工科研究生“矩阵论”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并对工科研究生“矩阵论”课程教学改革作了一些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87.
数学教育是数学文化的教育.文科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必须体现育人为本的课程设计观和服从于文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宗旨.在文科数学教育的实践中,要从文科专业的学科性质、课程体系、培养目标上明确文科数学教育的课程定位、教师职责和改革目标,使文科数学教育切入到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之中。  相似文献   
88.
《混凝土结构》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混凝土结构》课程考试我校进行了改革,具体做法是: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考核;在完成课程设计后进行面试;期末进行开卷考试。通过这些措施,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9.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面对这一“新生事物”,人们有许多思考和探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怎样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0.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落实“三个代表”的根本任务,教学改革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我校虚拟选修课的提出,为课程设置改革找到了一条新的思路,在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这项改革可以看作是我校落实“三个代表”的实际行动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