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8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037篇
教育与普及   1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37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995篇
  2013年   992篇
  2012年   1174篇
  2011年   1339篇
  2010年   1458篇
  2009年   1556篇
  2008年   1533篇
  2007年   1294篇
  2006年   876篇
  2005年   695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377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91.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0):F0003-F0003
李东,男,广东丰顺人。1959年2月生,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中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12月晋升为金融学副研究员,2005年12月晋升为应用经济学教授和经济学研究员。现任韶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任民建韶关学院支部主任和韶关市纪委监察局党风、行风特邀监察员。  相似文献   
19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知识信息除了从书刊资料中获取外,更多地从网络等其他媒体中获得.许多书刊出了电子版、网络版,许多大型数据库设计了界面友好的人机对话系统,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但是受经济发展与教育投入的影响,中小学图书馆目前建设速度与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图书馆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3.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文章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对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4.
通过数学开放题具有的特殊功能,阐述数学开放题在实施新<课标>的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教育自身也不断向综合的方向发展,形成各艺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趋势,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艺术学科本身特点决定的。这种趋势的形成与发展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也是完全可以解释和证实的。因此,超越于分科型艺术课程的综合型艺术课程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6.
大学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训应从四方面入手:强调人文学科的教育,建立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优化整合专业骨干课程的内容;改革教学手段,着力教材、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7.
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全国各地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本,每一种版本都安排了“活动课”,并将作为必修课内容。“活动课”就其教学内容而言,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不仅涉及历史课本上的内容,而且涉及到课本以外的教学内容,涉及整个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践,所以活动课与地方历史课程紧密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把地方历史课程资源作为“活动课”的教学资源,使“活动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展示“活动课”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98.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内涵、特点,分析了地理课程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提出了教师的创造性、激发兴趣、打破思维定势、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9.
“君子不器”即君子不像器物,只有一种用途,而要学道得道,因道乃诸器之本。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体无不备、用无不周的得道君子,即能够以不变的道应对万变的器的通才,而当今大学的育人目标与课程设置大都是为培养成器的专才而设立的,因此,应该调整大学的育人目标,变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培养通用型人才。通过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传统与文艺鉴赏、现代科技知识结合起来,增设新课程,把学生培养成为能终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200.
现代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其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要求高职高专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必须面向市场,努力培养技术能力强、适应性强、后劲足、能独立完成一定开发任务的实用性人才。这就要求大专院校的教育教学不断地进行改革,特别是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不能束缚在传统的方式方法上,要不断地进行摸索、突破和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