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9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11篇
教育与普及   89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158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桥接到金属电极上的原子线,在纳米电子学中被视作一种分子联结,是当前低维系统电子输运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对金属电极-原子线-金属电极系统进行了简化,合理地构造出简单的类似分子的模型,利用传统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计算了金属电极-原子线-金属电极的能级结构、电极与原子线间的轨道能量、电行转移以及布居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原子线在连接不同结构类型的电极后电荷转移明显不同,体现了不同电极与原子线的相互作用,这些不同于以前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解决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屏 (ACPDP)在任意驱动波形下壁电荷测量的难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ACPDP显示屏壁电荷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ACPDP显示屏中几何结构完全相同的 2组放电单元 ,分别串联 2个完全相同的电容器构成测量电路和参考电路 .测量电路包含的放电单元在常规驱动电压下能够放电 ,参考电路包含的放电单元在常规驱动电压下不会放电 ,2个电路并联构成平衡电路以消除位移电流的影响 .对测量电路和参考电路施加相同的驱动波形 ,测量 2个串联电容器之间的电压差即可得到壁电荷的值 .采用该方法 ,对 3电极表面放电ACPDP显示屏壁电荷进行了实际测量 ,首次获得了准备期、寻址期和维持期的壁电荷波形 .该方法对于ACPDP驱动波形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探求原子核稳定线公式,结合液滴模型,得出核电荷的上限.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临近空间单粒子效应进行了数值模型仿真和特征尺寸为0.1 μm的反相器电路的脉冲注入模拟研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器件临界电荷随着工作电压的降低而减小,敏感横截面随着临界电荷的降低而逐渐增大。临近空间微电子器件的单粒子翻转概率随敏感横截面增大而上升,但其又随临近空间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此外,利用SPICE软件脉冲注入模拟观察到了反相器电路的单粒子翻转现象。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入研究临近空间的单粒子效应并为器件抗辐射加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聚21硅烷、电荷掺杂的聚21硅烷以及杂原子(硼和磷)掺杂的聚21硅烷进行几何全优化,并对它们的几何结构和自旋密度进行了比较性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电荷掺杂能使聚硅烷的Si—Si键长增长,其极子分布几乎遍及了聚21硅烷的整个链;而杂原子(B、P)的掺杂对聚硅烷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B、P原子相邻的Si原子上,极子分布仅局域在B、P原子附近的3~5个原子上.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魏茨曼研究院物理学家首次证实了带有1/4电荷准粒子的存在。这一发现为制造出一种功能更强大、性能更稳定的异型量子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19.
20.
利用Langanke等人给出的新的弱相互作用理论,分析了在超新星前身星阶段,电荷屏蔽对电子俘获的影响.分析中屏蔽势采用最近Itoh等人用线性响应理论导出的结果.表明在高密情况下电荷屏蔽对电子俘获率的影响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