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19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栖土曲霉3.942中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菌株紫红曲霉No.1-18-54液态发酵生产红色素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对比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其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大米粉9%,硝酸钠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2%.  相似文献   
73.
试验了无花果曲霉的菌丝球在 5种不同培养基上的成球速度、大小及对染料直接耐晒黑GF的脱色情况 ,并采用了单因子试验研究了培养基中各因子对染料直接耐晒黑GF的脱色影响 .结果表明 :该菌的菌丝球在马丁氏培养基上具有最佳脱色效果 ;有利于无花果曲霉脱色的合适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为 :葡萄糖 10 .0g ,蛋白胨 3.0g ,KH2 PO4 1.0g ,MgSO4 ·7H2 O0 .5g ,pH为 4 .0 ,培养温度为 33℃ .  相似文献   
74.
米曲霉自溶作用的研究Ⅰ.米曲霉的自溶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多因素试验正交优选法对三株米曲霉的自溶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溶的pH值,自溶温度和氧气状况对米曲霉的自溶作用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5.
红曲霉R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汤祖辉  赖卫华  许杨 《江西科学》2002,20(2):118-120
采用异硫氰酸胍和β_巯基乙醇联合变性 ,酚 ,氯仿和异戊醇抽提的方法 ,对红曲霉总RNA进行提取。得到的RNA样品经过甲醛变性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 ,证实为完整、均一的总RNA ,为构建红曲霉的cDNA(complemetaryDNA ,互补DNA)文库和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海洋灰绿曲霉中抗肿瘤聚酮化合物灰绿霉素A的生物合成机制,需获得相关的聚酮合酶基因簇。根据灰绿霉素A合成途径推断,该化合物母核由非还原型PKS(NR-PKS)催化合成,本文使用LC系列简并引物得到灰绿曲霉中NR-PKS基因片段,再通过基因走读技术得到22.8kb的DNA序列,其含有7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通过BLAST分析,序列中包含1个NRPKS编码基因,全长8 451bp,命名为Agpks1。AgPks1与烟曲霉PksP、黑曲霉Alb1有很高的同源性。该工作对研究Agpks1对灰绿霉素A或其他聚酮产物合成的催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正为了节省读者的宝贵时间,从第二期开始,我刊特别增加本期导读。我国历史上并没有团水虱致死红树林的记载,可近两年来海南和广西频繁报道红树林受团水虱危害连片死亡的事件。据初步统计,至2013年团水虱危害我国的红树林面积已达535亩,其中部分发育良好的林子枯死。团水虱通过钻孔穴居在红树林体内,造成树根和树干的千疮百孔,中断植物体的水分与营养传输,导致植株的枯死。团水虱具有抗逆性强、繁殖迅速、消杀和防控难度大等特点,红树林一旦遭受其高密度的攻击死亡率近乎100%。国内外有关红树林团  相似文献   
78.
红曲霉液态发酵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曲霉GM026产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甘油9%,大豆粉0.75%,NaNO30.2%,MgSO4.7H2O 0.05%,KH2PO40.15%;最佳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6℃,初始pH=5.0,接种量7%,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 mL,摇床转速170 rad/min。在上述条件下,发酵培养14 d,洛伐他汀产量达到375.853 mg/L.  相似文献   
79.
利用紫外线和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对米曲霉H10进行复合诱变,选育出产中性蛋白酶高产菌株H12-5。该菌株比对照菌株中性蛋白酶活力提高108.5%。  相似文献   
80.
莫纳可林K是红曲霉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研究了4种培养基质对红曲霉M1莫纳可林K产量的影响,并利用RT-qPCR的方法,对莫纳可林K相关基因簇mRNA水平的差异表达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荞麦培养基中莫纳可林K的产量最高(8.49mg/L),其次为糙米(莫纳可林K产量7.12mg/L)、燕麦(莫纳可林K产量4.77mg/L)、大米(莫纳可林K产量2.11mg/L)。荞麦培养基利于红曲霉莫纳可林K产生。基因差异表达研究发现,除MKB与MKC基因外,其他基因的表达量均与莫纳可林K产量呈正相关;不同培养基通过刺激红曲霉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其次级代谢产物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