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8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83篇
系统科学   76篇
丛书文集   303篇
教育与普及   1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6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7855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90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81.
静力压桩过程是一种稳态贯入过程,常规的有限元方法较难模拟。基于更新的拉格朗日列式法分析压桩时产生的大变形,引入桩-土界面间的接触作用,桩周土体采用Mohr-Coulomb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分析,与传统有限元方法相比,更好地实现了静力压桩过程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压桩结束后桩周土体超静孔压消散的固结过程。  相似文献   
82.
对Cu-0.1Ag-0.18Zr合金时效后的电导率、显微硬度以及电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940℃固溶1h后,在560℃时效可获得较高的电导率,在480℃时效可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时效前冷变形能大大加快第二相的析出过程,使合金综合性能显著提高。该合金经940℃固溶再经60%变形后,在480℃时效1h,其电导率和显微硬度分别可达85.6%IACS和HV131.2,而固溶后直接时效为81.3%IACS和HV116.1。在载流条件下,合金的磨损量随加载电流的增加而增大;磨损机制是以电蚀为主的电蚀、犁削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83.
新型Al-Mg-Si-Cu合金热压缩流变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上对一种新型Al-Mg-Si-Cu合金热压缩流变应力行为进行了研究,应变速率为 0.005~5 s-1、变形温度为350~550 ℃.结果表明:在较小应变(<0.15)出现一峰值后流变应力随应变的增加有所降低,表现出较明显的动态软化;在实验范围内,流变应力值随着应变速率减少和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幂指数关系描述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其变形激活能Q为236 kJ/mol.图5,参11.  相似文献   
84.
差异沉降下加筋土挡土墙筋带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正交试验方法应用于加筋土挡土墙的缩尺模型试验,采用4组试验模拟墙后填土与墙面板之间存在差异沉降的挡墙工作状态,量测了各级差异沉降下的筋带变形.通过对筋带延伸率、筋带密度、筋带与面板连接方式3个因素的二水平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差异沉降下筋带变形可以用指数曲线描述,并对试验现象加以分析.图5,表4,参9.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建筑钢结构焊接变形的理论研究,结合施工生产实践经验,总结钢结构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减少焊接变形,提高钢结构施工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86.
利用任意给定的数个点,得到两条B样条曲线,并建立映射关系.对物体的网格控制点实现映射,然后利用插值算法实现目标——源图像的映射,描绘出各个像素点,从而实现变形.实验表明该算法易于交互和局部控制,适应于几何造型和计算机动画领域.  相似文献   
87.
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有关东海海平面变化、长江入海历史、长江河口海岸演变、陆架上的古河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关于末次盛冰期时长江入海状况现存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即应加强对因气候、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河道变形作用以及长江与古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应加强对陆架泥质沉积物的研究,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88.
混凝土坝空间位移场监测模型的探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场论出发,应用幂级数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坝工理论和工程力学知识,全面论述了建立混凝土坝空间位移场的动态监测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并将其应用于建立丹江口左岸转弯坝段34^#、36^#坝段正垂线的分布模型,通过对模型成果较为深入地比较和研究,得出此模型是一种很好的变形监测模型的结论,在全面监测大坝工作情况时,其发挥的作用是单个测点变形模型不可比拟的,尤其是和单个测点的监测模型联合,从点、线、面全面监视大坝工作情况,更能充分发挥各自优越性。  相似文献   
89.
内齿行星齿轮机构的弹性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内齿行星齿轮传动运动副及零件的弹性变形协调条件和弹性动力学分析方程.利用模态叠加法和封闭算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仿真,仿真中对截断模态对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进行了拟静态修正,计算了机构中输入轴行星轴承、输入轴箱体支承轴承、支承轴行星轴承和支承轴箱体支承轴承的载荷,以及在两个所谓“死点位置”的载荷.结果表明,在这两个位置,轴承载荷并不很高,即“死点冲击”并不存在.还计算了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90.
LPG球罐应力腐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力腐蚀开裂已为在家所熟悉,但液化石油气(LPG)球罐的应力腐蚀开裂问题的研究较少。简述了LPG球罐在湿H2S环境下的腐蚀开裂及危害性,并就广大范围内球罐内出现裂纹的特征和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对国内外研究者对温H2S环境下的腐蚀研究进行了概述。最后总结了几个与LPG球罐腐蚀有关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并确立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