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6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北方寒冷地区基础埋深受当地季节冻深的影响,多年来国内外一直将基础埋入最大冻结线之下(不管是否真正必要),人力、物力和工时耗费很大。我国现已编制出了第一部《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并在逐步扩大应用中。本文通过对寒冷地区基础浅埋设计,在浅基础构造要求与施工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以更好配合基础浅埋工作的推广,从而减少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52.
宜万线共有隧道159座,约占线路总长度的59%,其中多数隧道穿越碳酸盐岩地层,岩溶极其发育。本文以宜万铁路榔坪2号隧道为背景,提出结合施工期间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选取合理有效的超前支护措施,采用桩基承台、桩基托梁等隧底加固方案,重点解决了该隧道DK96+600~700段大型充填溶洞的塌方、突水突泥及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3.
确定溶洞顶板的安全厚度是洞隙稳定性分析的主要目的。为给岩溶区的洞隙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阐述了洞隙稳定性问题与地下隧道工程的围岩稳定性问题的关系,对岩溶区洞隙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工程地质类比法和结构力学解析法,虽然是目前溶洞顶板的稳定性分析的两种主要方法,但是,由于影响溶洞顶板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因此,洞隙顶板的安全厚度不宜采用单一的方法来确定,建议应在多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综合确定,必要时,应采用数值分析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4.
岩溶地区钻(冲)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涌水、漏浆、塌孔、卡钻、掉钻等技术问题,本文中介绍的溶洞处理技术方法,对同类技术问题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5.
对嘉乐泉煤矿原煤筛分实验报告、煤矸机械强度试验数据以及矿井上、下原煤运输系统的分析,结合当前较为常用、分选效果较好的3种排矸工艺(选择性破碎选矸、动筛跳汰机排矸、重介浅槽排矸)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剖析其优缺点以及最终产品指标,并结合该矿8#、9#煤配采情况进行最终产品灰分比对,为坑口选矸工艺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安永胜   《甘肃科技》2012,28(3):154-156
天水市桃树栽植面积已达10000多hm2,由于树形采用三主枝开心行,树体侧枝数量过多和保留的枝条过密而导致树体郁闭;冬季修剪采用传统的短枝修剪方法,使树体营养生长过旺,树冠通风透光变差,因此,改造现有的树体结构,减少骨干枝数量,改进现有的修剪技术,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性能,是全面提升桃果市场竞争力,提高桃生产经济效益,引进国家桃产业体系兰州试验站新技术长枝修剪,解决这一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控制暗挖施工带来的环境风险,提出了以控制地层变形为核心,以保证既有结构安全为目的的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既有结构现状评估、施工影响预测、控制方案制定、监测反馈及工后评估与恢复,在目前国内最大的暗挖地铁换乘车站——北京地铁黄庄站得到了应用,从技术上保证了环境安全.根据监测数据,10号线双层段最终地表沉降全部控制在80 mm以内,其中控制在64 mm以内的测点占总测点数的93.6%;管线测点沉降值全部小于30 mm,最大差异沉降为1.123‰.表明风险控制中制定的控制标准是合理的,施工中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8.
海斌  张红霞 《科技信息》2011,(11):350-350
煤层瓦斯治理工作在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中一直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在采面回采过程中,瓦斯绝对涌出量一般较低,遇到过瓦斯带时,绝对涌出量就会明显提高,给采面的正常回采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对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治理一般是加大工作面的供风量、施工排放钻孔等措施.但遇到瓦斯涌出量异常时,这些方法的效果很差,基本不能解决瓦斯涌出异常问题。文章结合平煤煤矿工作实践,采用加大工作面供风量、综采工作面卸压区浅孔抽放和采面上隅角埋管抽放综合治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瓦斯隐患问题。  相似文献   
59.
针对某油田埋地输油管道的腐蚀现状,研究其腐蚀机理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探讨温度及不同介质浓度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室内防腐药剂配方研究,从防腐技术体系中优选出合适的化学药剂体系。  相似文献   
60.
刘猛 《科技资讯》2014,(9):68-70
针对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地铁隧道近距离下穿简支桥梁施工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浅埋暗挖法理论,将结果用于细化和优化工法设计并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