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朱赖民  张国伟  郭波  李犇 《科学通报》2009,54(12):1725-1735
以华北地块南缘东秦岭钼矿带的金堆城、东沟、石家湾和三道庄等钼矿床为例, 报道了东秦岭钼矿带成矿流体氦和氩同位素组成, 通过氦、氩和铅同位素的综合研究, 探讨了成矿流体来源、演化及其与秦岭造山带中-新生代陆内碰撞造山过程的耦合关系. 华北地块南缘东秦岭钼矿带钼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比值在1.38~3.64 Ra之 间, 40Ar/36Ar比值为295.68~346.39, 指示成矿流体系由不同性质和组成的两个端元流体混合而成, 即与壳幔混合成因斑岩体同源的高温深源流体和富含地壳放射成因氦但具有空气氩同位素组成特征的低温大气降水. 东秦岭钼矿带矿床铅同位素组成、斑岩体和区域地层岩石含矿性资料共同揭示, 矿床成岩成矿物质来自深部, 为下地壳和上地幔混合源.华北地块南缘钼矿床的形成可能与秦岭造山带碰撞造山后的陆内造山和伸展过程相伴的壳幔相互作用有关, 与钼矿化有关的斑岩属同熔型花岗岩类, 而非简单的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或S型花岗岩, 因此具有深刻的深部和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92.
朱志刚  张启勇 《自然杂志》2018,40(2):108-112
在"人造太阳"EAST装置的内部,除了存在几千万度的高温等离子体外,还存在由低温系统提供的4.5 K(-268.65℃)低温超临界氦,将超导磁体冷却至临界温度以下,使其工作保持在超导态。EAST低温系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氦低温系统,其当量制冷量超过2 k W/4.5 K。首先介绍了EAST低温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系统组成,然后描述了压缩机站、制冷机、分配系统和低温测量控制系统,最后简单阐述了EAST低温系统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93.
针对北京大学超导加速器实验装置(PKU-SCAF)中两个9壳超导加速腔的冷却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抽真空与节流相结合为基础,给出了几种超流氦冷却循环方式;分析了这几种方式的流程机理和冷却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带有低温换热器和低压换热器的冷却循环方式,整个超流氦冷却循环具有制冷效率高、系统功耗小等优点.给出了该冷却循环方式的低温冷却系统的温熵图.  相似文献   
94.
窑街煤田CO_2气中氦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陶明信 《科学通报》1991,36(12):921-921
一、引言 窑街煤田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境内,是在中祁连山古老隆起基础上形成的侏罗纪断陷合煤盆地。侏罗系直接堆积于前寒武系湟源群变质岩系基底之上,其中中侏罗统窑街组为含煤建造。  相似文献   
95.
依据离子能级的相对论量子亏损理论,给出了类氦离子电离能的一种表达式。根据原子序数6至15的类氦离子电离能的实验数据,对其电离能表达式中的量子数亏损及屏蔽电荷数进行了拟合,得到类氦离子电离能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式,依据该关系式计算的电离能理论值与已有实验值符合得很好。推算了原子序数16至39的类氦离子的电离能,并与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6.
大别山榴辉岩氦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建国 《科学通报》1998,43(4):431-434
讨论了大别山榴辉岩中石榴石和绿辉石的氦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石榴石和绿辉石中3He和4 He的浓度分别为 3 9× 10 - 14 ~ 2 4× 10 - 14 cm3SPT·g- 1和 0 4 8× 10 - 7~ 9.4 2× 10 - 7cm3SPT·g- 1,3He/ 4 He值为(1 19~ 4 6 3)× 10 - 7.大别山榴辉岩中保留了原始的氦同位素 ,氦为地幔与地壳氦的混合物 .退变质作用使氦同位素部分丢失 .氦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表明 ,榴辉岩可能形成于亏损的地幔中 ,或成岩物质源于地幔 ;成岩时代应该是印支期  相似文献   
97.
用增强质子背散射研究注氦纳米晶钛膜中氦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使用增强质子背散射方法,分析了几种Mo基体纳米钛膜中氦的保持量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离子注入法注入的氯在纳米钛膜中能保存较长的时间,氦的释放速率受氯在钛膜及基体中的分布、钛膜中氦浓度大小的影响;Ar,He混合气体放电法工作参数的选择可影响渗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8.
随着时间延长,贮存在压力容器中的氚含量不断减少,减少量的一部分衰变产生氦-3,另一部分扩散到容器壁中.扩散到容器壁中的氚又一部分衰变产生氦-3,另一部分在壁中继续扩散直至渗透到容器外.在容器壁中的氚和氦-3会引起材料力学性能变化,从而导致容器承载能力改变.同时考虑容器内部和容器壁中氚的衰变和扩散,建立求解贮氚容器壁中氚和氦-3浓度的解析理论模型,导出了氚和氦-3浓度的理论公式.通过解析计算给出了器壁中氚和氦-3浓度的时空变化曲线和规律,提出了氦-3浓度的2倍定律,即处于开放空间的贮氚球形高压容器,器壁中氦-3的浓度呈内高外低的分布,时间越长,浓度沿径向的梯度越大,在时间足够长时,各处浓度逼近时间无限长时的最终值,也就是最大值,内表面处的最大值是该处氚初始时刻浓度的2倍.  相似文献   
99.
100.
幔源氦的工业储聚和郯庐大断裂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永昌 《科学通报》1990,35(12):932-932
在我国东部发现了一批有工业价值的氦气储聚,如松辽的万金塔构造、辽河的界3井、苏北的黄桥浅层气以及三水盆地的部分气井,其中氦的含量不少超过0.1%。研究表明,它们具有较高的,~3He/~4He比,表明这些氦有幔源氦的加入。此外,这些气井均分布在我国东部的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