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曲霉孢子和菌丝吸附241Am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研究了黑曲霉孢子和菌丝吸附^241Am的可行性及各种反应条件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黑曲霉孢子和菌丝处理^241Am,在起始浓度C0为5.6-111MBq/L的范围内,吸附量W分别为7.2-142.4MBq/g和5.2-106.4MBq/g(均为干重),两者的平均吸附率均高达96%,说明用黑曲霉孢子和菌丝处理^241Am是可行的。吸附反应在1h左右达到平衡,反应温度15-45℃,最适吸附酸度分别为pH1-3和pH2-3,^241Am浓度与吸附量均呈指数关系,符合Freundlich经验公式。在高于^241Am2000多倍的金、银存在下,对黑曲霉孢子和菌丝吸附^241Am无明显影响。黑曲霉孢子和菌丝对^241Am的吸附作用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以TLi3SiO4为产氚正硅酸锂,利用Gaussian03程序,在6-311++G(d,p)基组水平,采用B3LYP方法研究了H2与TLi3SiO4的氢同位素交换行为.结果表明,H2与TLi3SiO4的氧发生作用形成吸附复合物,吸附复合物内形成四员环过渡态,从而实现同位素交换,交换反应活化能为239.8001 kJ/mol.同位素交换反应热力学研究表明,573.15K~1273.15 K温度范围内,H2(g)+TLi3SiO4(s)→HT(g)+TLi3SiO4(s)反应的函变与与温度T的关系为:△Hθ=6.555-0.002T+3×10-8T2、△Sθ=6.409-0.005T+1×10-6T2、△Gθ=5.508-0.005T+1×10-6T2,p(HT)/p(H2)与温度T的关系为:p(HT)/p(H2)=-0.141+0.001T-5×10-7T2,温度提升有利于氚的释放,但在300℃即有大量氚释放.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大学CS30回旋加速器上通过核反应63Cu (p, 2n) 62Zn进行了62Zn- 62Cu发生器母体核素62Zn的制备研究.实验选用高纯度的天然铜靶作为靶材料,研究了辐照铜靶的溶解与放射化学分离方法,并初步考察了62Zn-62Cu发生器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26 MeV的质子轰击天然铜,并用Dowex-1X8阴离子交换树脂对Zn与Cu等进行分离,可得到约3.7~11.1MBq/μA·h的62Zn.采用ф7×80 mm的玻璃柱作为62Zn- 62Cu发生器吸附柱、200~400 mesh的D  相似文献   
4.
以99TcmO4-淋洗液为起始物,在0.1 MPa CO条件下成功制备了羰基锝中间体[99Tcm(CO)3(H2O)3]+,并研究了反应体系pH值、配体C60(OH)20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99Tcm(CO)3-C60(OH)20配合物标记率的影响,测定了该配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并观测了其在体外的稳定性和抗稀释稳定性。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最佳标记条件为:0.1 mL[99Tcm(CO)3(H2O)3]+中间体,0.1 mL10 mg/mL的C60(OH)20溶液,pH为8,在98℃沸水浴中反应30min,标记率大于95%。99Tcm(CO)3-C60(OH)20为一种亲水性配合物,其体外稳定性和抗稀释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Re(O)配合物的制备及相关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18(61×36)多因素多水平正交实验探讨了Re(O)配合物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标记试验以得到高标记率的188Re(O)APPA,借助于紫外可见光谱的系列对比试验考察了草酸在其间的作用,制备了188Re(O)HIPPA、188Re(O)PADA等系列188Re(O)配合物,测定了相关Re(O)配合物的稳定性及脂水分配系数.试验结果表明,188Re(O)配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少量稳定高铼酸盐作为载体引入,起到稳定配合物的作用;草酸作为反应促进剂,可以降低还原电势,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配体交换反应的前提配体.  相似文献   
6.
以叶酸为原料,采用蝶蛉叠氮化合物与谷氨酸甲酯反应生成单一的γ羰基偶联产物,在此基础上再合成一种适合于^99mTc?28CO)3标记的叶酸衍生物,并用^1HNMR,^13CNMR和MS对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作者使用增强质子背散射方法,分析了几种Mo基体纳米钛膜中氦的保持量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离子注入法注入的氯在纳米钛膜中能保存较长的时间,氦的释放速率受氯在钛膜及基体中的分布、钛膜中氦浓度大小的影响;Ar,He混合气体放电法工作参数的选择可影响渗氦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交联聚乙烯醇磷酸酯的制备及对Eu3+和Am3+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了聚乙烯醇磷酸酯缩丁醛(P-PVB)的制备方法,考察了它对Eu3+和Am3+的吸附性能.发现P-PVB对Eu3+的吸附性能强,其中25℃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65.30mg*g-1,动态吸附容量为176.37mg*g-1,最高吸附率可达98%以上,并具有重复使用性.P-PVB对Am3+也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去污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9.
作者合成了氨基甲撑膦酸配体三乙烯四胺六甲撑膦酸.以龙胆酸与抗坏血酸为保护剂、通过SnCl2还原188ReO4制备了188Re-TTHMP.研究表明,当还原剂SnCl2用量大于0.5mg及制备体系pH为1.5~3.5和配体TTHMP用量大于25mg时,通过温水浴(85℃)反应30min即可制得标记率高于95%的188Re-TTHMP,标记物在体外4d内的放化纯高于92%.由正常小鼠体内分布研究表明,当将放射性注入鼠体1h后,188Re-TTHMP能迅速浓集在其骨骼系统内,其峰值达(19.81±3.83)%/g,之后骨骼所摄取的放射性迅速下降,到48h时,其骨骼内的放射性仅保留(6.23±1.52)%/g.  相似文献   
10.
CO在δ-Pu(100)表面的吸附结构和电子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O分子在δ-Pu(100)面的吸附结构和电子态. 吸附计算结果表明,自旋极化和无自旋极化水平下,CO/Pu(100)最稳定的吸附方式均为C端心位垂直吸附,吸附能分别为-1.754 eV(自旋极化)和-1.780 eV(无自旋极化). 其次是象桥位>桥位垂直>顶位垂直. 平行吸附方式均翻转为相应的C端垂直或象桥位,说明此时分子处于一个动力学很不稳定的位置.顶位垂直、桥位垂直、象桥位和心位垂直四个吸附结构的吸附能差均小于0.2 eV,表明在限定的温度范围内CO在Pu(100)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