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1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在700℃和较短的煅烧时间下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BaZrO3纳米晶,对产物进行不同摩尔浓度的Eu3+、Dy3+掺杂,并对产物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u3+掺杂的BaZrO3样品具有5D0→7F1(595 nm)和5D0-7F2(615 nm)的强电子吸收,且在Eu3+掺杂摩尔浓度为5%附近...  相似文献   
142.
采用室温拉伸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透射电子显微分析以及取向分布函数(ODF)测定研究T3态Al-Cu-Mg-Sc-Zr合金(2524SZ-T3)薄板在不同取向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金薄板在与轧制方向呈30°,60°和90°方向上的强度较0°和45°方向上的强度稍低,伸长率则在60°方向上最高,薄板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平面各向异性指数分别为0 9%,3 3%和6.6%; 2524SZ-T3态铝合金薄板具有明显的再结晶织构{110}〈111〉和CubeND旋转立方织构{001}〈310〉,同时还保留较弱的轧制织构即Goss织构{011} <000〉;不同取向条件下2524SZ-T3合金薄板的平面各向异性与合金的晶粒结构以及晶体学织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3.
纳米锆合金晶格畸变对电子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锆合金晶格畸变对电子行为的影响,建立了晶格畸变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锆合金纳米化后,随晶格畸变增大电阻率增大,晶粒尺寸越小电阻越大.  相似文献   
144.
在THF介质中温和的条件下,Sm/ZrCl4体系促进芳基二硫醚S—S键还原断裂,原位生成硫负离子,进而与酰氯反应生成硫酯;与活性卤代烃反应得到硫醚;与α,β-不饱和酯(腈)得到β-硫代酯(腈).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机硫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45.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技术制备了新型的0.95K0.47Na0.47Li0.06NbO3-0.05Ba(Zr1-xTix)O3体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该体系陶瓷的压电性能和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1120℃、4h的烧结条件下,获得了致密性良好的陶瓷样品,并在x为0.95时性能达到最佳,其压电常数d33为133pC/N,机电耦合系数kp为0.34,机械品质因素Qm为148,介电常数εr为1138,介质损耗tanδ为0.017.  相似文献   
146.
采用两步法在AA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钛锆-氨基三甲叉膦酸盐复合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钛锆-氨基三甲叉膦酸盐复合膜的形貌特征;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复合膜的化学结构;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复合膜的化学结合状态;用中性盐雾试验测定了复合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钛锆-氨基三甲叉膦酸盐复合膜是由钛锆钝化膜与氨基三甲叉膦酸盐膜相杂化构成的复合膜.钛锆-氨基三甲叉膦酸盐复合膜经72 h盐雾腐蚀后,腐蚀面积小于10%.  相似文献   
147.
PbPd合金氢化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B3LYP方法,对钯和铅原子采用LANL2DZ收缩价基组,氢原子采用6-311++G**全电子基函数,得到了气态PbPd、PbPdH及H2分子的能量E、焓H和熵S.对于气固氢化反应1/2H2(g)+PbPd(s)=PbPdH(s),采用朱正和研究小组提出的气固反应热力学函数的近似计算方法,得到298.15~998.15 K温度范围内PbPdH(s)的生成热力学函数和PbPd合金氢化反应平衡压力,根据单点计算值拟合出反应平衡压力与温度的函数关系为logpH2=3.00-1.51×103/T.比较PbPdH(s)、PdH(s)和PdYH(s)的△Gθ的大小,得到△GθPdYH(s)△GθPbPdH(s)△GθPdH(s),这说明PbPd合金对H2的吸附能力比纯Pd要强,但比PdY合金要弱,因此在纯Pd中加入Y比加入Pb更有利于提高渗氢速率.  相似文献   
148.
选择了具有优良压电性能的二元系固溶体PbZr0.52Ti0.48O3(PZT)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拉曼光谱为研究手段,对球磨法制备的一系列样品进行结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球磨40 h制备的样品在280 cm-1附近出现一个微小的振动峰;球磨80,120 h的样品的峰形比较完整,初步判断形成了稳定的PZT相,是三方相和四方相共存.  相似文献   
149.
以方镁石-尖晶石微孔陶瓷骨料、电熔镁砂、电熔尖晶石、α-Al2O3微粉等为原料,制备含轻骨料镁尖晶石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和锆英石加入量对试样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试样 的致密化程度逐步提高;试样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在1600℃时达到最大值.在1600℃热处理下,随着w(ZrSiO4)的增加,试样的体积密度增大,显气孔率变小,试样力学强度在w(ZrSiO4)为4 %时达到最大值.w(ZrSiO4)为4%的试样整体显微结构致密,固相直接结合程度提高;并且方镁石和尖晶石晶粒的晶粒尺寸粗大,晶粒发育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150.
利用完全抑制网络结构对氢化非晶碳膜组成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形成a-C:H条件是H、sp2C和sp^3C在三元相图中须在一个三角形区域内、大量实验数据证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当吻合。当两种组成确定时,另外两种组成可通过公式计算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