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7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10篇
系统科学   89篇
丛书文集   434篇
教育与普及   3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3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726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367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21.
对从甘南州玛曲县所产的天然虫草与从中分离纯化的虫草头孢霉人工培养物进行化学成份对比分析,以进一步证实所分离苗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2.
合成了二十员大环双氮杂冠醚:2,3,l6,l7—二苯—l,8,ll,18—四氧—5,14—二氮杂环二十烷及其7个与稀土硝酸盐(RE^3 =La^3 ,Sm^3 ,Eu^3 ,Gd^3 ,Tb^3 ,Dy^3 。Yb^3 )所形成的1:2(M:L)型固体配合物,并经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及热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位是通过配体中的C—O-C进行的,而Ar—O-C未参与配位,同时含2分子配位水.对Sm(Ⅲ),Eu(Ⅲ),Tb(Ⅲ),Dy(Ⅲ)的配合物进行了荧光光谱测定,所有配合物均有较强的荧光强度,其中Tb(Ⅲ)的配合物荧光强度最高,表明该新双氮杂冠醚配体三重态的能量与Tb(Ⅲ)的振动能级最为匹配.  相似文献   
123.
油画静物能完整透析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艺术的追求、对情感的渲泻。油画静物欣赏的境界具有三个层次:物境、情境、理境。  相似文献   
124.
在pH1.4~2.4的NaAc HCl酸性缓冲介质中,药物雷洛昔芬与依文思蓝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在280nm处产生强吸收。在此波长处吸光度A与雷洛昔芬浓度在0~2.3×10-5mol·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建立了测定雷洛昔芬的分光光度法,测得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80达1.84×104L·mol-1·cm-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较高,体系稳定。用于合成样中雷洛昔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5.
以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3)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Cu(II)双核配合物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UV和IR光谱进行了表征,应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并利用G98W程序在HF/LANL2DZ基组水平上对该双核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晶体结构分析表明,Cu(II)双核配合物的化学式量分子(C42H40N12O17Cl4Cu2)是以4,4′-联吡啶为桥的Cu(II)双核配合物单元,Cu(II)与配位原子形成变形八面体构型,轴向配位氧原子来源于高氯酸根.量化计算所得原子轨道贡献和原子净电荷布居分析结果与晶体结构中的配位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26.
研究铂(II)与三种胺类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这是一个很少见的具有四方锥几何构型的铂(II)配合物,顺式平面四方形配位的铂的轴向上有第5个配位原子。其抗肿瘤活性实验显示3个配合物对几种研究的癌细胞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7.
合成了一种新奇的Ru(Ⅱ)配合物[Ru(bpy)3](dca)I0.5(OH)0.5·3H2O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六方晶系,P6/mcc晶胞群,晶格参数为a=1.3505(3)nm,b=1.3505(3)nm,c=2.1263(6)nm,α=90°,β=90°,γ=120°.在该化合物中,配体bpy和OH-离子之间以及dca和结晶水之间都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8.
合成了四个二茂铁阳离子·二 (1.3 -二硫杂环戊 - 4-烯 - 2 -二硫酮 - 4.5 -二巯基 )缩写为(FeCp2 ) n〔M (dmit) 2 〕(M -Ni,Cu ;n≤ 2 )金属有机配合物用EA ,ICP ,′HNMR ,UV .IR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并用四探针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电学性质  相似文献   
129.
对供氢剂及其前身物的化学变化规律以及渣油的裂化反应的分析表明 ,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的协同使用可较大程度地降低渣油的加氢裂化生焦量 ,而裂化转化率略有降低。 3种供氢剂的抑制生焦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二氢蒽 ,四氢萘 ,十氢萘。其中 ,二氢蒽是很好的供氢剂。供氢剂前身物与分散型催化剂协同使用也可以起到相同或类似的作用 ,3种供氢剂前身物的抑制生焦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蒽 ,菲 ,1 甲基萘。在渣油临氢催化条件下 ,供氢剂前身物能起到与二氢蒽和四氢萘类似的作用 ,催化剂的存在有助于实现供氢剂与多环芳烃的可逆反应。在分散型催化剂存在下外加多环芳烃的催化加氢实验结果说明 ,分散型催化剂在渣油加氢裂化体系中主要起着氢化多环芳烃和稳定自由基两种作用。外加的多环芳烃与外加供氢剂 (尤其是三环以上的芳烃 )起着将气相氢向液相传递的作用 ,催化剂的存在有助于加速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30.
东营凹陷沙三段-沙二下亚段T-R层序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沙二下亚段划分为 3个三级层序 ,即沙三下层序 (SSⅠ )、沙三中层序 (SSⅡ )和沙三上沙二下层序 (SSⅢ )。SSⅠ和SSⅡ层序由湖进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组成T R旋回 ,其特征是代表层序边界的不整合分布局限 ,湖进体系域厚度小 ,主要为细粒沉积物 ,退积式叠加 ;湖退体系域较厚 ,由进积式叠加的砂岩、砾岩和泥岩组成。T R层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层序形成早期的构造沉降和气候起主导作用 ,其基底快速沉降 ,湖水供应充分 ,湖平面快速上升。在层序形成晚期 ,沉积物供给和气候起主导作用 ,沉积物供给多 ,快速向前推进 ,湖平面下降。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因素对层序控制作用的转换促使其形成层序和体系域的边界。T R层序与三分层序之间的转换是由于层序形成的不同阶段的主控因素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