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23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14篇
教育与普及   1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2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以模拟初级视觉皮层(V1)简单细胞基本属性为基础,构造了能检测视频序列中运动信息的三维时空计算模型,即联合感受野模型(3D CORF).该模型充分利用背侧外侧膝状核(LGNd细胞)与V1之间的映射关系,给出了时空不可分离的LGNd细胞运动信息检测方法,建立了能展现多个LGNd细胞响应联合特性的子集单元,提出了利用空间上几何平均、时间上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特定区域内子集单元的联合响应,从而实现了简单细胞对运动信息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建议的3D CORF模型比现有的时空计算模型(如3D Gabor模型)更能反映真实简单细胞的特性,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为婴幼儿上矢状窦穿刺输液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具婴幼儿尸体上观测了前囟和上矢状窦的位置、深度、头皮厚度以及穿刺有关注意事项.结果前囟为正菱形,位于矢状缝前端,前、后角分别距眉间的距离为(5.8±1.8)cm、(9.0±1.4)cm,前囟处从头皮至上矢状窦上壁的厚度为(4.2±1.2)mm;上矢状窦在前囟处偏正中线右侧20例,占68%,偏距为(2.2±0.8)mm,偏中线左侧4例,占12%,偏距为(1.4±0.4)mm、位正中线者6例,占20%;上矢状窦上壁宽为(3.6±0.8)mm,深度为(3.9±0.8)mm.结论上矢状窦具有位置恒定、窦壁不易塌陷、口径大等特点,是婴幼儿穿刺输液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人工合成表达链霉亲和素基因,制备链霉亲和素磁珠复合物用于核酸分离.方法:利用NCBI、BCM等提供的生物信息及软件工具,将链霉亲和素蛋白的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分割成互为重叠的小片段寡聚核苷酸链,采用化学和酶促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合成编码链霉亲和素蛋白基因.将纯化的链霉亲和素通过偶联剂与带羧基的磁粒共价结合,用于快速...  相似文献   
84.
内蒙古查干诺尔地区石炭系本巴图组地层的火山岩,SiO2含量集中分布在48.20%~51.11%和64.66%~65.42%两个区间,分别属于玄武岩和英安岩,构成一套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中基性火山岩具有枕状和块状构造,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英安岩的碱含量较高,属于钙碱性系列.基性火山岩中,枕状玄武岩轻稀土略亏损而重稀土略富...  相似文献   
85.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种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检测的多重PCR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探究男性尖锐湿疣与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首先建立一种检测HPV的多重PCR方法,然后运用该方法对156例男性尖锐湿疣标本的HPV3种低危(HPV6,11,42)和6种高危(HPV16,18,33,52,56,58)亚型进行检测,并与反向膜杂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6例标本中阳性标本数69例,占总标本数的44.23%,其中单一感染标本数48例,占69.57%,混合感染标本数  相似文献   
86.
从武夷山的一枯枝上分离得到了一株稀有软骨霉状菌,在培养过程中发现,该株黏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只有在与一种未知的细菌共培养的状态下才能长出典型的子实体并保持菌种的活力.然而要从共培养的菌落中纯化这株黏细菌,使用常规的黏细菌纯化技术几乎是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对伴生细菌进行16SrDNA菌种鉴定,再根据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N-乙酰氨基葡萄糖对绛红小单孢菌产素的影响,实验探索了N-乙酰氨基葡萄糖添加工艺,在250mL摇瓶发酵过程中培养48h,60h分别添加0.05%,0.15%N-乙酰氨基葡萄糖可使庆大霉素生测效价达2 030U/mL,较对照1 228U/mL提高了65%以上(三次平均基本一致);5L发酵罐试产三批次发酵终结,生测效价平均为1 727U/mL(厡工艺1 097U/mL)提高了57%,效果十分明显.同时测定了发酵过程中菌体代谢各种参数的变化,证明了N-乙酰氨基葡萄糖在绛红小单孢菌生物合成中的促进作用.本方法操作简单,基本不改变原工艺,生产成本低廉,对提高庆大霉素产量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8.
为探明AM真菌促进丹参生长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施P量与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摩西球囊霉对不同施P水平下丹参生长有显著影响,能够提高丹参根系菌根侵染率,但高施P量...  相似文献   
89.
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HiPrep 26/10 Desalting脱盐柱、Source15Q阴离子交换柱、Source 15 S阳离子交换柱、HiTrap 16/60 Sephacryl S 200 HR凝胶过滤等技术,分离纯化3种来源里氏木霉、黑曲霉、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纤维素酶液中的β-葡萄糖苷酶。结果表明,经SDS PAGE电泳鉴定均为电泳纯,测得黑氏木霉、黑曲霉单独培养β-葡萄糖苷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8、129 ku,而混合菌培养分离得到两种β-葡萄糖苷酶分子质量大小分别为66.2、134 ku。与单独培养的β-葡萄糖苷酶相似。3种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经多步分离纯化后的纯化倍数分别为37.25、40.21、30.12,酶活回收率分别为20.1 2%、23.21 %、28.56 %。  相似文献   
90.
FRAP法测定了6批人工培养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菌丝体热水和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 mg/mL人工培养中国被毛孢丝体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的平均抗氧化活性分别相当于(327.5±42.1)μmol/mL Fe2+和(107.1±13.5)μmol/mL Fe2+;方法学研究显示重现性为3.8%;精密度为3.1%;可靠性相关系数R2为1.0000;回收率分别为(105.4±5.8)%(水提物)和(104.2±8.8)%(醇提物);该方法在30 min内结果的变异系数为3.0%.这些结果表明:中国被毛孢菌丝体热水和乙醇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用FRAP法测定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可靠性、回收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