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2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20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采用改进的小波变换对28例信号平均心电图进行小波分析,得出其频谱标测图,并计算了晚电位检测的一种定量标准———正常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晚电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按照正常因子标准,28例信号平均心电图中包含的6例晚电位阳性全部检出,且没有错检,说明其检测的准确性很高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的137个固定台站以及332个ChinArray流动台站的数据,基于背景噪声和远震面波成像方法,共同约束瑞利面波相速度,并通过非线性方法(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反演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壳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存在大范围连通的下地壳流,表现为下地壳存在连通的波速小于3.55km/s的近水平的剪切波低速区,且与地表地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推断青藏高原东南缘存在3支连通的地壳流,第一支位于攀枝花一带以西,第二支位于攀枝花一带以东,第三支位于攀枝花一带的下地壳。来自青藏高原的下地壳流受到四川块体坚硬下地壳的阻挡而转向,通过峨眉山一带向南流动,与第三支通过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内带(攀枝花一带)向南流动的下地壳流一起,改造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带南部的下地壳,并使地壳增厚。推断青藏高原东南缘连通的下地壳流的南端目前大约在北纬24°附近,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向南迁移,即通过下地壳流导致该地区地壳增厚的范围也随时间的推移向南扩展。  相似文献   
103.
李鸿章六岁起就入家馆读书,并先后拜伯仿仙和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受其父命参加科举,一举中试,由此踏上了他的仕途之旅。  相似文献   
104.
辽西建昌玲珑塔地区髫髻山组火山-沉积岩地层中富含燕辽生物群(又称道虎沟生物群)的重要化石,并记录了若干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特别是对研究鸟类的起源以及最早鸟类和恐龙祖先的分化均具有关键的意义,因而其地层时代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对建昌玲珑塔大西山含化石沉积层中的3个凝灰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SI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160.7±1.7,159.5±2.3和158.9±1.7Ma的年龄结果.根据近年广泛使用的地质年表GTS2004和新近修订的地质年表GTS2012,由侏罗兽和近鸟龙等构成的燕辽生物群生存于晚侏罗世早期,从而为最早哺乳动物和最早带毛恐龙的出现年代提供了确凿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5.
刘俊 《大自然》2013,(4):16-17
鱼龙起源于2.4亿年前的三叠纪早期,当时的地球生物界刚刚经历地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绝灭事件。这场浩劫使中生代之前繁盛的各种生物遭受重创,但是也给此后其他生物的复苏和繁荣开辟了新天地。鱼龙最先发现于英国,17世纪英国博物学家路易德第一次描绘了鱼龙。鱼龙,顾名思义,其外形似鱼。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路易德把鱼龙化石当成了一种鱼类的残骸。直到100多年之后的19世纪早期,鱼龙才第一次被法  相似文献   
106.
刘永文  德萨 《西藏大学学报》2005,20(2):15-23,31
随着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近代报纸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清王朝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政府的腐败必然导致强敌对主权的践踏或领土的侵占。在清王朝的衰败过程中,西藏也成了英、俄等国家觊觎的对象。晚清众多的报刊对与西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报道,而这些报刊中《神州日报》及时报道关于西藏的重大政治事件、全面介绍政府的筹藏方略及其民间对西藏问题的关注、转译外国报纸对西藏问题的介绍。梳理研究这些报刊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舆论导向、批驳现实中分裂西藏的错误舆论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107.
左宗棠的民生观包括“爱民”、“恤民”、“利民”、“重民”等思想内容。本文着重论述了这些思想内容的渊源、内涵及实践情况,分析了它对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减轻民间疾苦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了它的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8.
博彩业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就会促进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反之,就会沦为赌博,给国民带来灾难。张之洞运用超前而务实的眼光,一方面主张发行彩票,使其为国所用;一方面严格控制,防止其沦为赌博。从而在使中国传统的闱姓和西方传入的彩票向近代公益事业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近代公益彩票的发展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但至清末,西方的农业科技超过了中国。为了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国内有识之士组织人员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农业科技方面的文章与书籍。本文通过介绍晚清最具代表性的近代农业科技出版物及其特色,初步探讨其在传播近代化农业科技知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