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具有两个在线零售商时的委托代理模型,制造商首先确定收益分配系数,在线零售商根据收益分配系数确定自身努力水平。获得了在线零售商合作和非合作情况下的收益分配系数(提成比例)及在线零售商的努力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与合作情况相比,在线零售商非合作时要付出较高的努力水平,而制造商和在线零售商此时都能获得较高利润;收益分配系数随在线零售商努力成本和风险规避程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2.
跨境电商领域的竞争由单一主体竞争向供应链竞争转变,而供应链的稳定运行需要构建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针对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博弈过程,考虑营销资源、物流资源投入以及流通风险管控等供应链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为解决标准Shapley值法忽视供应链各主体对整体收益的贡献度问题,反映供应链参与主体在资源投入、风险承担等因素对供应链收益的不同贡献率,提出了修正的Shapley值法的收益分配模型,并通过仿真算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基于修正Shapley值法的跨境电商供应链收益分配模型能体现各主体的贡献差异性,可通过激励各主体更加积极地提升自身贡献率,进而增加供应链整体收益。  相似文献   
23.
依据贡献分配理论,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并测算了农民和政府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改革和完善土地发展空间置换中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保障项目区农民的权益提供参考依据.经计算得出鄂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拆旧区农民、建新区农民和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比例分别为40%~50%、10%~20%、20%~30%.该结果表明,基于各个参与主体的贡献额所确定的土地增值收益均衡分配测算模型可以从定量的角度为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收益分配是虚拟企业发展形成的关键因素,合作剩余的公平分配是合作博弈成败的基础。本文运用收益分配模型与博弈论的相关方法,设计了基于旁支付的激励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旁支付激励机制下,成员企业的努力水平与虚拟企业期望总收益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说明了该机制的有效性;随后,应用博弈论的分配理论与Nash讨价还价方法设计了利润分配模型,在满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条件下,将合作博弈产生的合作剩余进行了分配,得到了可行的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25.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险中求胜,就必须着重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因此,对财务风险的性质、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从而达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小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对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在对现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现行土地制度,通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障农民基本利益、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城市与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利益等四大关系,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从理顺土地产权关系着手,明确土地流转不同阶段增值收益分配的主体和权利;二是完善补偿制度,改进补偿计算办法,提高补偿标准,切实保障农民基本的土地财产权利;三是打破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市场和价格体系,实现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四是通过改进土地财税制度,发挥其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  相似文献   
27.
协同配送通过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有效降低配送成本,增加收益。协同配送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合作企业间的成本分摊与收益分配是否合理。将收益与成本结合起来考虑,从成本分摊角度考虑收益分配问题,提出了收益分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
在经典合作对策中,最小二乘解是使得联盟分配值与联盟收益的期望偏差最小的分配方案,众多单值解可以看作它的特例.为了拓展最小二乘解的适用范围,本文公理化研究M-限制合作对策的最小二乘解,这类对策的联盟收益是否已知仅与联盟中局中人的个数有关.首先,基于经典合作对策的最小二乘解定义了M-限制合作对策的最小二乘解.然后,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得到了该最小二乘解的具体表达式及其等价形式,并以此重新解释了最小二乘解的现实意义.最后,为了说明最小二乘解的公平合理性,根据该值与ESL值的关系提出了它的公理体系.第一种公理体系是有效性、对称性、线性、非本质对策性、公平对待性.基于该公理体系,替换部分公理可得到其他的公理体系,比如:公平对待性可替换为联盟单调性或者联盟占优单调性;对称性可替换为基数无异性.另外,如果线性弱化为可加性且非本质对策性强化为策略等价性,则也可以公理化刻画最小二乘解.  相似文献   
29.
《科学管理研究》2016,(5):21-24
收益分配问题突出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为基础,提出基于科技奖励、基于利润提成和基于股权激励3种职务成果转化方式,设计了不同转化方式下,科研人员的收益分配方案,以期达到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效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