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案例,研究了美国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和收益权的配置模式。研究发现美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的制度原因是采取了发明人披露、技术转移办公室转化的处置方式,以及建立了激励兼容的收益分配方式。我国高校在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时可以借鉴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股权激励机制作为一种长效激励方式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系统梳理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概念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主要科技发达国家在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政策的运行现状与基础架构为主线,分析其可借鉴的经验,结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股权激励及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完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股权激励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转化价格低,科研人员转化收益分配比例过低,由此造成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强,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规定,基于以上政策背景,论文介绍了在基本评估方法基础上更适用于技术资产价值评估的定价方法,提出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原则,并建议通过不同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适合的技术资产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制度先行,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效应显著。2020年,上海持续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导向,通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特别试点",疏通了科技成果"供应侧"渠道,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转化活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激励兼容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模式的可行性;并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拜杜法案以来,美国高校所建立的激励兼容的收益共享分配机制;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我国高校建立激励兼容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配置是推动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制度设计。在分析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配置关系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深化科技成果权利配置的改革路径。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是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配置的改革路径;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来处置科技成果或者给予科研人员实施和处置科技成果的权利是科技成果处置权的改革路径;多元主体利益共享的收益权配置方式是职务科技成果收益权配置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高校、科研院所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尚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障碍。科研人员利用职务科技成果开展创业活动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区域创新,由于对法律规定存在模糊理解,较少有高校、科研院所愿意将职务科技成果向科技成果完成人转让。本文以完成人优先受让权为视角,通过对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创业活动相关问题的实践研究,提出将科技成果向完成人转让以优化相关权利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5月18日,科技部公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文件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等9部门印发。《方案》明确,分领域选择4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3年试点,探索建立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机制和模式,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将象牙塔内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推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这是高校的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近年来,按照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的部署,暨南大学打出一套"组合拳",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试点的政策措施,明确了校内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流程,完善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奖励机制,与省内多个地市建立了校市合作关系,鼓励科研人员带着实验室研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重要创新举措,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开始在多地试点。对于变职务成果产权纯国有为发明人人格化,变事后被动奖励为前置性股权激励,理论研究的重心不应当是"合法性"、"必要性",而是探索推进中的"引致风险"。从混改将会带来的科研人员行为变化、科研团队稳定性、产业方感知与技术市场环境波动、社会交易与制度成本变化入手识别引致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