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6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多种树脂混配使用 ,才能制得性能优异的涂膜。而多种树脂的混配使用常常存在着相容性问题。通过接枝技术 ,控制适当的条件 ,合成一种可与多种树脂相容的中介树脂 ,将之加入到含多种树脂的涂料体系中 ,改善多种树脂的互容性 ,从而提高涂膜的表观性能、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2.
以AIBN为引发剂,AET·HCl为链转移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具有温敏性的P(NIPAM-co-NMAM)-g-(PLLA-g-MAAH)接枝共聚物.通过NMR、FTIR和GPC分析研究了生成的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利用DLS和TEM手段对产物的粒子尺寸、分布及其形貌进行了研究;利用透光率及表面张力测定研究了其温敏行为及胶束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P(NIPAM-co-NMAM)-g-(PLLA-g-MAAH)接枝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形成近似球形胶束,平均粒子尺寸约20 nm,具有最低临界溶液温度约42℃,临界胶束浓度约28 mg/L.MTT试验表明合成的共聚物无细胞毒性或有轻微毒性,有望成为一种有潜力的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163.
研究了ST/PVA淀粉塑料膜(SP膜)的性能改进方法。通过ST与AM接枝共聚后再与PVA共混,得到的塑料淀粉膜(SAP膜)能提高SP膜的机械强度,缩短生物降解期限。  相似文献   
164.
三元共聚尼龙与丙烯酸乙酯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锰酸钾/硫酸为引发剂,对尼龙6、尼龙610、尼龙1010三元共聚物与丙烯酸乙酯进行接枝共聚反应. 研究了接枝参数与时间、高锰酸钾浓度、硫酸浓度及反应温度的关系. 实验表明,当高锰酸钾浓度为0.025mol/L,H2SO4浓度为0.24mol/L,反应温度60℃,时间3h时,接枝率较高. X射线衍射检验表明,接枝后产物的结晶度由原来的47.8%下降到21.4%. 投料次序也直接影响接枝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5.
分3步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进行亲水改性,首先采用碱液处理脱除PVDF微孔膜表面的氟化氢(HF),然后通过热聚合接枝在PVDF微孔膜上接枝丙烯酸(AA),最后通过酯化反应在PVDF-g-AA链上酯化聚乙二醇PEG(200),以改善PVDF膜亲水性.优化了碱液处理条件对PVDF膜接枝率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接枝率对膜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前后膜的化学结构、表面接触角、水通量和蛋白吸附等.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增加(≤15wt%),改性后膜表现出优异的抗污染性和亲水性.  相似文献   
166.
以三聚氯氰为改性剂,在碱性条件下对稻草进行接枝改性,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了改性前后稻草的结构,采用稀酸催化稻草水解的方法测试了改性稻草的水解性能,探讨了改性稻草的水解效率随改性剂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改性稻草水解后的还原糖得率为29.9%,而三聚氯氰改性稻草酸水解后还原糖得率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三聚氯氰的质量分数为9.6%时,还原糖得率最高,达到45.5%。说明对稻草进行适当的化学改性,可以提高其水解效率。  相似文献   
167.
以过氧化苯甲酰 (BPO)为引发剂 ,用固相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HDPE g MAH) ;用红外光谱法检测接枝产物的生成 ;通过差量法计算接枝率 ,着重探讨了各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8.
对二酯酸纤维素(CDA)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接枝共聚物进行了FTIR,DSC,^1HNMR和^13CNMR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1538cm^-1出现酰胺II带氨基甲酸酯的吸收峰,在1604cm^-1出现芳香环的吸收峰;从DSC分析可知,由于MPEG被固定后,链段运动自由度受到限制,使得MPEG的实际的相变焓比理论相变焓小;用^1HNMR和^13CNMR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这种CDA和MPEG的接枝共聚物,并确定了^1HNMR和^13CNMR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这种CDA和MPEG的接枝共聚物,并确定了^1HNMR和^13CNMR谱中各谱峰的归属,证明了MPEG是通化学链连接到CDA上。  相似文献   
169.
采用Ar等离子体技术对聚四氟乙烯(PTFE)片材表面预处理,再用热接枝的方法引发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其表面进行接枝改性.考察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及接枝单体体积分数对PTFE与钢粘接强度和与水接触角的影响.同时,对接枝后的PTFE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GMA单体成功地接枝到PTFE表面,当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5min、功率为50W、气氛压力为50Pa、单体接枝体积分数为20%时,改性后的PTFE与钢的拉剪强度由处理前的24.6N·cm-2增加到处理后的284.6N·cm-2.  相似文献   
170.
综述了熔喷非织造布对白细胞过滤的重要性和改善其表面吸湿性的几种方法,如:化学接枝改性、高能射线接枝改性、紫外线接技改性、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改性等,并对改性后织物综合性能测评的几种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