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0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50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90篇
教育与普及   16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517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壳低聚糖和十二烷基苯磺酸为原料,反应合成了一种壳低聚糖的盐,通过1H-NMR、FT-IR和UV光谱对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并测定了产物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产物是以盐的形式存在,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均远小于壳低聚糖。  相似文献   
172.
应用重组维甲酸X受体(RXR)基因酵母筛选南方某污水处理厂进水、不同工艺出水的维甲酸干扰活性;结合大鼠肝均浆(S9)体外代谢方法,检测样品间接维甲酸干扰活性.结果表明:进水、出水样品均不能诱导RXR介导酶活性,但在高富集倍数下,样品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抑制9-顺维甲酸诱导酶活性,表现出维甲酸拮抗效应;在添加S9体外代谢活化后,所有样品均检出类维甲酸干扰活性,部分样品还检测出抗维甲酸活性,表明城市污水样品中存在大量具有类/抗维甲酸干扰活性的化合物.研究结果证实,现行处理工艺对类/抗维甲酸干扰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重组基因酵母结合S9体外代谢活化体系可用于水环境样品类/抗维甲酸干扰效应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73.
174.
满天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竹科花卉植物满天星(Gypsophila elegans)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得到6 个黄酮苷化合物,分别为2″-O-α-L-阿拉伯糖异荭草苷(1)、芹黄素-6-C--7-O-β-D-吡喃葡萄糖苷(2)、芹黄素-8-C-β-D-吡喃葡萄糖苷(3)、肥皂草苷(4)、芹黄素-7-O-槐糖苷(5)、异牡荆素-2″-O-β-D -吡喃葡萄糖苷(6).除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石竹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筛选,化合物1显示出强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5.
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选择苦参碱、槐啶碱、槐果碱、对羟基苯甲酸和阿魏酸5种物质,研究各物质水和丙酮溶液以及不同物质丙酮混合溶液对黄芪根腐病2种主要致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不同物质对2种致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同种物质丙酮溶液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水溶液的抑菌效果.3种生物碱对2种致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比较显著,其中槐啶碱丙酮溶液的抑菌活性最强,在质量浓度为1.00 g/L时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43.63%,27.10%,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0.062 5 g/L.2种酚酸类物质对2种致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物质丙酮混合溶液对2种致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与单个物质丙酮溶液无明显差异,抑制效果最好的槐啶碱和苦参碱混合液对2种致病菌抑制的EC50为31.62,10.00 g/L,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0.062 5 g/L.不同物质的水和丙酮溶液对2种致病菌活性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抑制作用随溶液浓度降低而减弱.  相似文献   
176.
抗艾滋病药物d4T的毒性高,且不断出现耐药性现象,所以通过设计d4T的前药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合成及表征了5个d4T-5’-氢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并进行了体外代谢研究.油水分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药本身,前药表现出更好的亲脂性,有利于提高药物的透膜性和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d4T-5’-氢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在pH 5.5的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最好,有较高的活性.体外酯酶水解、血浆代谢和活性实验表明,d4T-5’-氢亚磷酸异丙酯降解速度最慢,能较慢地释放出d4T.由此可见,d4T-5’-氢亚磷酸酯系列前药,有作为临床抗艾滋病治疗剂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7.
以LAGE-1转染EMT6构建小鼠乳腺癌肿瘤模型;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以pcDNA3.1/LAGE-1及对照pcDNA3.1分别接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三次.于末次免疫后10 d在小鼠左背部、右背部皮下分别种植EMT6肿瘤细胞和EMT6/LAGE1肿瘤细胞.荷瘤后观察成瘤时间、肿瘤大小,并对小鼠脾细胞进行CTL细胞杀伤活性实验来观察DNA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结果显示LAGE-1DNA疫苗在体内能诱导有效的特异性肿瘤免疫应答,该疫苗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78.
采用生长速率法检测了11科14种高原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茵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在样品的作用浓度为1 mg/mL时,香青、铁线莲、露蕊乌头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原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7.10%、68.14%、67.53%;香青、露蕊乌头、金露梅、木鳖子对苹果炭疽病原茵也有值得关注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179.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N, Cd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XPS和UV-DRS等对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实验表明产物N, Cd TiO2为锐钛矿型,颗粒约为10~15 nm,N取代了TiO2晶格中的O原子,而Cd以游离态分布在TiO2表面;其光吸收发生明显红移;光催化活性提高,N、Cd在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方面具有协同作用。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其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发现在N,Cd TiO2的带隙中出现了N2p和Cd5s的杂质能级,价带的电子可以吸收较小的能量跃迁到杂质能级上,接着二次激发跃迁到导带上,电子跃迁变得容易,吸收波长向可见光区移动。计算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80.
多羟基亚铁络合物还原转化活性黑5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制备了高活性的亚铁羟基络合物(FHC),以活性黑5(RB5)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FHC还原转化偶氮染料的反应性能.探讨了FHC对RB5还原脱色的影响因素,包括亚铁结构形态、FHC的投加量、初始pH值、溶解氧等,结果表明结构态亚铁具有很强还原反应活性,亚铁投加量89.6 mg·L-1,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