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8篇
教育与普及   1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0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性膦配体催化剂在不对称羰基化、芳基化、烷基化、硅氢化中的催化反应,并提出了研究手性膦配体催化剂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2.
手性醇衍生的α-重氮苯乙酸酯与N-(苯乙烯基)-吗啉在铜盐催化下的反应,能够以高度的化学产率制备手性的4-氧代-2,4-二苯基-丁酸酯,产物中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比例达到2:1.  相似文献   
23.
采用铜纳米粒子(平均粒径d≈50nm)修饰的碳糊电极,实现了电化学方法在近中性(pH=8磷酸缓冲溶液)条件下对甘氨酸等15种氨基酸的定量测定,测定的线性范围(甘氨酸)为2.5×1-05~7.4×1-04mol.L-1,最低检测下限(甘氨酸)为2.5×1-06mol.L-1(S/σ>3).  相似文献   
24.
综述了近年来α-氨基酸的不对称合成研究进展.包括手性氨基酸类似物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手性辅剂诱导的甘氨酸阳离子等价物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和氰加成亚胺反应,手性辅剂诱导的不对称胺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25.
利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混合系统测定了298.15K,310.15K时甘氨酸,L-丙氨酸,L-丝氨酸,L-缬氨酸,L-脯氨酸,L-苏氨酸六种α-氨基酸分别与肌醇在水溶液中混合过程的焓变,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得到各级焓作用系数,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温度的改变使得焓对作用系数hxy的数值发生较大的变化,且温度升高导致焓对作用系数hxy的数值减小.并用溶质-溶质相互作用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理论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6.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新的salen镍配合物,并报道了其单晶衍射数据.化合物4:[NiC28H20Cl2N2O2]·CH2Cl2,M=631.00,单斜,P21/c,a=1.1086(2)nm,b=1.7521(4)nm,c=1.4819(3)nm,β=105.06(3)°,Z=4,V=2.779 5(10)nm3,Dc=1.508 g/cm3,R1=0.0531,R2=0.1136.  相似文献   
27.
氨基酸N-羧酸内酸酐与胺反应的位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σ-氨基酸的N-羧酸内酸酐(4-烷善2,5-二氧代噁唑啉)与胺缩合反应.用L-苯丙氨酸.L-缬氨酸,L-亮氨酸制得相应的N-羧酸内酸酐.并分别与二乙胺.叔丁胺.异丙胺.正丁胺反应.正丁胺与N-羧酸内酸酐仅分离得到酰胺,而叔丁胺或异丙胺得到的是脲酸和酰胺的混合物.二乙胺与N-羧酸内酸酐反应则仅得到脲酸衍生物.产率大于80%,具有制备价值.发现N-羧酸内酸酐4位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对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大位阻基团导致产物中脲衍生物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28.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以Pd2+为中心离子,以苯并咪唑邻菲咯啉(PIP)为第一配体,以甘氨酸根(gly-)、苯丙氨酸根(phe-)和亮氨酸根(leu-)为第二配体的(PIP)(A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在37℃,μ(离子强度)=0 1(KNO3)乙醇/水混合介质(乙醇体积分数为10%、20%、30%、40%和50%)条件下的稳定常数lgK及表征常数ΔlgK和lgX·lgK值≥14,表明配合物具有极强的分子内键合作用,ΔlgK和lgX均大于相应的统计期望值,说明配合物获得了附加稳定性,并从分子内配体间的弱相互作用及熔化角度对配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人(Homo sapiens)的117个蛋白质和大肠杆菌(E.coli)的87个蛋白质的统计分析,发现mRNA序列中的同义密码子与氨基酸的上下文关联是和蛋白质二级结构有关的,并给出了各二级结构中有意义的上下文关联型.讨论了该结果对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改进意义及其在基因工程领域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
硫代苄基半胱氨酸结晶介稳区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硫代苄基半胱氨酸(SBC)在不同的温度、pH值下的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及SBC的结晶介稳区。并应用经典成核理论,计算得到固液界面张力σ,预测了SBC的结晶介稳区,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数值非常相近,表明Mullin估算方法对于氨基酸类化合物结晶分离研究,仍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