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5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用离散余弦变换(DCT)的一种快速算法按“方差准则”实现心电图(ECG)数据。这种算法减少了乘法数且结构简单,采用分段的方法,能有效地进行心电图数据压缩。  相似文献   
102.
荫风轮总黄酮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荫风轮总黄酮(CPF)对麻醉正常家兔有一过性降压作用。用CPF灌流离体蟾蜍心脏,可降低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CPF尚能阻止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心电图ST-T的变化,提高注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3.
本介绍了一种用微处理器控制的实时动态心电监护系统,采用数字滤波消除干扰和噪声,用差分法识别QRS波起点,终点和R波顶点。由RR间隔和QRS波宽等特征参数判别心电异常,实现实时自动监护,并对异常心电进行分类,存贮模板心电波形,统计发生次数。用微型描绘打印机回放存贮的模板波形和统计表,最后给出临床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04.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是模拟人类心梗及溶栓再通治疗,研究缺血预适应机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常用的动物模型.本文通过较大数量的动物试验,在制备大白鼠心肌缺血模型方面进行尝试,除对目前采用的方法作出改进之外,提出模型制备成功时的心电图表现特点,并就影响造模成功的几个关键问题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05.
电刺激迷走背核对大鼠高频心电信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心电高频信息检测分析仪研究了电刺激大鼠迷走神经背核(DMV)对心电活动的影响,分析了刺激前、刺激即刻、刺激后4min和刺激后8min高频心电图(HF-ECG)的各项时域值.结果表明:1刺激前心率(427±56)次/min(x-±SD,下同),刺激即刻(191±96)次/min,与刺激前相比心率显著降低(P<0.01),刺激后心率有回升的趋势.2刺激前QRS波宽( 导联,下同)(14.5±1.3)ms,刺激即刻(19.0±3.1)ms,与刺激前相比QRS波宽显著延长(P<0.01).3刺激前QRSVp-p(0.52±0.12)mv,刺激即刻(0.37±0.10)mv,与刺激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4刺激前切迹数(0.20±0.4)个,刺激即刻(0.7±0.8)个,与刺激前相比显著增多.5刺激前100Hz~1000Hz,80Hz~300Hz,100Hz~250Hz,150Hz~250Hz各频段的高频相对能量分别为:(21.24±16.78)%,(32.56±20.60)%,(20.91±16.41)%,(4.68±4.81)%,刺激即刻分别为:(2.81±1.91)%,(6.86±3.96)%,(2.69±1.90)%,(0.34±0.28)%,与刺激前相比,各频段相对能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刺激大鼠的DMV对HF-ECG的时域值和频域值有明显影响,DMV对心脏电活动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心电微伏T波交替检测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心电微伏T波交替的临床研究寻找一种合适的检测方案,文章对T波交替检测的影响因素——运动方案、信号预处理、QRS复波位置、T波选取及心电信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对T波交替检测的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一种T波交替检测的方案,采用活动平板试验,按照新设计的运动方案,采集运动心电信号,通过功率谱分析,检测其运动过程中T波交替出现的频度和幅度。给出了采用该方案对受试者进行T波交替检测的实例。分析研究及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可用于检测微伏T波交替。  相似文献   
107.
对59名进行3个月健身运动(如太极拳、木兰扇、新编五禽戏和健身走等)的中老年人跟踪调查,测试他们3个月前后两次的安静心电图并分析,结果显示:前后两次的异常心电图的例数分别为30例和25例,分别占总人数的50.20%和42.40%,异常心电图中ST—T段改变占受测者异常心电图的绝大部分,分别为70.00%和68.00%;3个月的健身运动对ST—T改变和PR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的影响较明显;对两次测试的异、正常心电图例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为X2=0.851,p>0.05,无显著性差异,从例数来看,有5例转为正常,有好转趋势。说明3个月的健身运动使中老年人的异常心电图有好转趋势的表现,但不是很明显,建议应长期坚持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图QRS波群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对心电图QRS波群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Marr小波对心电信号按照Mallat算法进行分解滤波,利用小波变换与信号奇异点之间的关系,在尺度3下采用幅度阈值法对QRS波群进行检测,同时运用综合检测方法进行复检,从而提高R波检测的正确率。以国际上广泛承认的心电数据库MIT-BIH中的记录对算法进行检验,正确检出率在99.8%以上。此检测方法具有简单、运行速度快的特点,易于在临床诊断实时性检测系统中实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估心电图S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与心电图ST段改变作比较,计算心电图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指标。结果:灵敏度53.85%;特异度84.21%;符合率61.97%;阳性预测值90.32%;阴性预测值40.00%。结论:心电图S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灵敏度太低,特异度尚可。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心电图波形自动识别的软件设计,着重讨论了用特征识别法对心电图波形进行检测,并提出了自学习算法,最后给出了10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的判别准则.所有软件均用8098汇编语言编制完成.实验表明,本软件对提高QRS波检测率及一些基本心律失常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适用于心电自动监护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