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活性炭纤维处理硝基苯废水,通过静态与动态吸附实验,测定了表观平衡吸附量、动态穿透曲线.研究表明该材料处理硝基苯废水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研究了高温再生后活性炭纤维的表面纤维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变化,发现活性炭纤维在高温条件下炭微晶结构的重新蚀刻可能使比表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82.
在 Fe_2O_3-CaO-SiO_2-B_2O_3-P_2O_5五元系统中制备出能用于温热治疗肿瘤的铁磁体微晶玻璃热种子材料。在1000℃热处理得到的微晶玻璃磁铁矿晶粒尺寸约为70nm,最大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94.6A·m~2/kg。并证实形成玻璃的氧化铁最大含量为37.7%,必须在还原气氛下进行热处理才能得到以磁铁矿为主要晶相的铁磁体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83.
Fe2O3-CaO-SiO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的磁性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备了添加少量B2O3和P2O5后的Fe2O3-CaO-SiO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XRD分析、磁性检测以及生理模拟液的浸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微晶玻璃材料同时具备磁性和生物活性这两种重要性能.不经过核化处理在1 000℃晶化2 h后能够获得较理想的磁铁矿主晶相和硅灰石次晶相均匀致密分布的微观组织,所得微晶玻璃具有最佳的磁性能.铁含量提高能够增加微晶玻璃的磁性,然而会抑制微晶玻璃表面羟基磷灰石的形成,从而降低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4.
两步法活化微晶纤维素及在固定木瓜蛋白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晶纤维素经过两步活化,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木瓜蛋白酶固定化,用对甲基苯碘酰氯活化微晶纤维素后,与乙二胺反向载体引入有机胺基因,再用戊二醒处理所得的二次活化载体可在温和条件固定木瓜蛋白酶,所得固定化酶活力为103U/g载体,与溶液酶比较,热稳定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5.
工艺条件对钢铁废渣玻璃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材料组成和结构的设计,获得了高炉渣和钢渣用量为55%-60%,抗弯强度大于300MPa,显微硬度达12GPa,耐磨性比GCr15钢高26倍的玻璃陶瓷。探讨了微晶化工艺条件对钢铁废渣玻璃陶瓷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玻璃陶瓷的晶相含量可达90%以上,晶粒大小仅0.1-0.3μm,多为等轴柱状晶,以辉石类为主晶相。  相似文献   
86.
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表面微晶化对Fe_3Al高温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对Fe3Al进行微晶化处理,在合金表面获得了晶粒尺寸介于10~100nm的微晶层。对比研究了铸态Fe3Al微晶处理前后在空气中1000℃高温氧化的行为和规律,发现微晶化处理后,合金表面在氧化过程中形成了微晶氧化膜,极大地改善了氧化膜的塑性和粘附性,氧化速率显著降低,氧化动力学服从4次方规律。  相似文献   
87.
在氮化镓中添加其他元素,有可能使其宽禁带变窄,从而提高其作为光催化剂的光利用效率.在1123K的氮化温度下,用氧化镓(Ga2O3)和氧化锌(ZnO)粉末与流动的NH3反应900min制备出黄色的氮化镓与氧化锌的固溶体Gal-xZnxNO探讨了制备工艺对所得粉体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研究Gal-xZnxNO的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能.所得Gal-xZnxNO的粉末呈六角纤锌矿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该物质的吸收峰位于可见光范围内.  相似文献   
88.
89.
应用差热分析方法(DTA)研究Li_2O—Al_2O_3—SiO_2系统、PbO—ZnO—B_2O_3系统和CaO—MgO—Al_2O_3—SiO_2系统基础玻璃的相变,指出配合以TG、EGA、EGD以及XRD.SARX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指出了基础玻璃及微晶玻璃的吸热效应和放热效应的种类和DTA在研究玻璃相变中的应用范围。本文兼作纪念法国学者H·le Chatelier发表DTA研究论文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玉米淀粉糊在加热干燥制成预糊化淀粉的过程中,X射线衍射曲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加热干燥过程中。会随着水份含量的减少而逐渐形成大量的微晶结构。预糊化淀粉的X射线衍射曲线是由一个弥散的结晶衍射峰和一个弥散的非晶衍射峰组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