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MgO-CaO-SiO2-P2O5系统基础玻璃,经过微晶化处理,制备一种高机械强度的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用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微晶玻璃的晶相;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这种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磷灰石;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铬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铬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微晶玻璃.运用XRD研究了材料的晶相组成,采用二苯碳酰二胼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样品中残留Cr^6+的含量.结果表明,当铬渣质量分数为40%和45%时,微晶玻璃中主晶相为镁铬尖晶石(MgCr2O4)、透辉石(CaMg(SiO3)2)和普通辉石(Ca(Mg,Fe)Si2O6);当铬渣质量分数增加到50%时,主晶相为黄长石类晶体;铬渣质量分数不超过50%时,微晶玻璃中残留Cr^6+ 含量为0~0.4mg/L,低于0.5mg/L的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MgO-CaO-SiO_2-P_2O_5系统基础玻璃,经过微晶化处理,制备了一种高机械强度的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用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微晶玻璃的晶相;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这种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磷灰石;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烧结法制备Li2O—Al2O3—SiO2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以Li2O-Al2O3-SiO2系统玻璃为基础,添加Li2O/Al2O3=1:1混合物,用烧结法制备膨胀微晶玻璃。通过DTA.X-射线衍射等鉴定了各样品中析出的主晶相,对各种样品的热膨胀系数亦作了测定。对烧结过程中固相反应的机理,化学组合与晶相组成对热膨胀性能的影响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ZnO-MgO-Al2O3-SiO2系统玻璃研究结果,ZnO-MgO-Al2O3-SiO2四元系统形成的微晶玻璃的析晶产物是,主晶相为α-堇青石,次晶相为硅锌矿,第三晶相为锌铝尖晶石。  相似文献   

6.
添加氧化锆对钢渣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法制备微晶玻璃材料,探讨了钢渣微晶玻璃中引入ZrO2对其显微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用X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微晶玻璃的主晶相和显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质量分数为1%的ZrO2时,微晶玻璃的晶粒最小,抗弯强度最大;当ZrO2的添加量进一步增多,晶粒无法发育完全且晶相含量下降,导致微晶玻璃的抗弯强度降低。在该钢渣微晶玻璃中,ZrO2最佳添加量的质量分数为1%。  相似文献   

7.
金属尾矿建筑微晶玻璃晶核剂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利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方法,从晶格常数,晶核剂和低共熔点等方面讨论了晶核剂选择,玻璃主成分确定等问题,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研究晶核剂对玻璃态析晶和结晶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金属尾矿制取建筑微晶玻璃不但可行,而且复合晶核剂能有效地促进CaO-MgO-Al2O3-SiO2系统玻璃在较低温度下即开始晶化,且均以透辉石为主晶相,尾矿掺量可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94%的赤泥和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了微晶玻璃,利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分析试样的物相及形貌,根据DTA曲线显示,考查热处理时间对微晶玻璃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钙铝黄长石;随着核化和晶化时间的延长,微晶玻璃的抗压强度呈现了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佳核化时间为2h,晶化时间为2h;最大抗压强度为102.84MPa。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微晶玻璃原料中高钙冶金渣的掺量,需要制备出碱度更高的微晶玻璃. 本文采用一步法,以钢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碱度( CaO与SiO2的质量比)为0. 9的钢渣基高碱度微晶玻璃.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热处理条件对微晶玻璃微观形貌及线收缩率、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等性能的影响规律. 研究表明,高碱度微晶玻璃适合采用一步法制备工艺,当在1100℃保温120 min时,微晶玻璃烧结过程基本完成,此时获得最大体积密度2. 4 g·cm-3 ,最高抗折强度56. 4 MPa. 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钙铝黄长石,副晶相为辉石. 基础玻璃颗粒在升温过程中完成了成核和析晶过程,而在保温过程中主要进行的是基础玻璃颗粒的烧结致密化和晶体的进一步发育. 升温至1100℃保温30 min,微晶玻璃的抗折强度超过45 MPa,微晶玻璃内部晶体呈方柱状交织排列并构成晶体骨架分布在残余的玻璃基体中;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微晶玻璃的线性烧结收缩率、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均逐渐增大,而晶相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晶体逐渐由球形颗粒状和短柱状发育为长柱状. 晶体的形状以及与残余玻璃相构成的整体致密结构是导致高碱度微晶玻璃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运用DTA、XRD和SEM等现代分析技术对CaO(MgO)-Al2O3—SiO2系矿渣微晶玻璃的核化晶化温度、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炉渣引入量和热处理制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高炉渣引入量为45%时,主晶相为硅灰石(CaSiO3)和透辉石(CaMg(SiO3)2),材料结构均匀致密,性能良好。本适宜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为:退火温度670℃;核化温度850℃,晶化温度970℃,各保温1h。  相似文献   

11.
高炉渣含量与热处理制度对矿渣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TA、XRD和SEM等现代分析技术对CaO(MgO)-Al2O3-SiO2系矿渣微晶玻璃的核化晶化温度、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炉渣引入量和热处理制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高炉渣引入量为45%时,主晶相为硅灰石(CaSiO3)和透辉石(CaMg(SiO3)2),材料结构均匀致密,性能良好.本文适宜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为退火温度670 ℃;核化温度850 ℃,晶化温度970 ℃,各保温1 h.  相似文献   

12.
高炉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南钢铁厂的高炉渣为主要原料,辅以其它化学试剂,制备了微晶玻璃,对高炉渣微晶玻璃的配方,核化和晶化温度进行了研究,并用SEM,DTA,XRD分析表征了制得的微晶玻璃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结晶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钢渣-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通过钢渣替换不同比例粗集料的形式,设计控制试验变量,制备AC-13钢渣-橡胶沥青混合料(AC-13 Steel Slag-Rubber Asphalt Mixture,ASSAM),采用室内加速磨耗试验,研究了不同粗集料分维值的级配和不同钢渣掺量对ASSAM抗滑性能的影响;采用抗滑衰减率研究ASSAM的抗滑性能衰减程度;采用指数模型研究了ASSAM的抗滑衰变规律;基于抗滑性能研究结果推荐了ASSAM最佳钢渣掺量。结果表明:ASSAM短期抗滑性能和长期抗滑性能良好;减小级配粗集料分维值或增加钢渣掺量对其抗滑性能均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但减小级配粗集料分维值的作用更加显著;ASSAM的抗滑性能随钢渣掺量的增加而提高,结合其路用性能和体积安定性,推荐40%作为最佳的钢渣掺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胶凝材料强度、水化热的测定和对水化产物种类及表观形貌的分析,探讨了缓凝剂和钢渣掺量对碱激发钢渣矿渣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水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渣掺量为40%、矿渣掺量为60%时,外掺6%水玻璃激发剂和1%的K缓凝剂,所制得的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和强度可以达到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碱激发钢渣矿渣胶凝材料的放热特性与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类似,具有放热量小的特点;钢渣与矿渣组合有利于胶凝体系水化进程的发展,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利用冶炼渣回收铁及生产微晶玻璃建材制品的实验室研究. 探讨了不同原料配比时渣铁分离的效果. 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物理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确定了微晶玻璃试样的物相组成及性能特征. 提出了可供工业实验的原料配比及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融法,由熔融高炉渣制备性能稳定的基础玻璃.通过对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确定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工艺制度.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现代研究方法,确定了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的最佳工艺参数,并研究了微晶玻璃的晶体生长方式.微晶玻璃的热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核化温度850℃,保温1.5 h;晶化温度935℃,保温1 h.玻璃首先从表面开始析晶,然后逐步向内部生长.实验所得微晶玻璃的力学性能,如抗折强度、耐酸碱性和硬度,均优于天然大理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 ,确定了制备耐磨铝硅酸盐玻璃陶瓷用复合晶核剂的配比 ,在此基础上 ,采用DTA、XRD、SEM等现代测试分析手段 ,探讨了复合晶核剂对玻璃陶瓷成核、析晶及其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 ,对选取耐磨铝硅酸盐玻璃陶瓷复合晶核剂是简单、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钢渣制备陶瓷材料是钢渣资源化大宗利用的一条新途径.开展不同烧结气氛对钢渣陶瓷影响规律的研究,对推动钢渣陶瓷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20%钢渣和80%黏土为原料,分别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制备了钢渣陶瓷样品,分析了其晶相转变和性能变化规律,并定量研究了氧分压对钢渣陶瓷中铁元素价态转变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在空气条件下烧结时,原料中的Fe2+发生氧化形成赤铁矿相,烧结样品物理性能要优于在氮气条件下烧结的样品,其抗压强度和吸水率为310 MPa和3.7%;而在氮气条件下烧结时,Fe2+形成铁铝尖晶石和铁辉石,烧结样品中形成的气孔大小和数量要大于和多于空气条件下的样品,这是导致其力学性能较差的一个主要原因.铁元素赋存晶相转变的氧分压临界范围为0.5%~0.75%:当分压低于0.5%时,可以获得以铁铝尖晶石和铁辉石为主的黑色或褐色陶瓷样品;当氧分压超过0.75%时,Fe2+开始发生氧化并形成Fe3+,逐渐形成赤铁矿并带来样品颜色为褐黄色或褐红色.增加烧结环境中氧气分压量是减少钢渣陶瓷产品黑心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钢领和钢丝圈长期不停地进行干摩擦运转,导致国内钢丝圈使用周期一般只有10 ~ 15 d.通过在钢丝圈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膜的方法,使钢丝圈表面具有高硬度、强耐磨性和较低的粗糙度,以降低钢丝圈磨损.在室温下对类金刚石涂层进行干摩擦情况下的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试验模拟钢丝圈高速低载荷的工作环境,通过改变速度、载荷等外部因素,测试摩擦系数等的变化以及工作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类型的钢丝圈相比,类金刚石膜摩擦系数、磨损率均极低,其性能极大地满足了钢丝圈在低载高速的工作环境下的使用要求,且在改变工作条件的情况下可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保证了这类钢丝圈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