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68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3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溶胶一凝胶法并采用溶剂替代干燥法制备纳米Zn,用纳米Zn制取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rO2。通过TEM,IR,X-ray和XPS对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rO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流动指示剂法对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rO2的酸强度进行了表征。通过松油醇的乙酰化反应描述了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rO2。的催化性能,松油醇的转化率达到99.6%,乙酸松油酯的质量分数为81.23%。  相似文献   
92.
硅藻土-聚丙烯酰胺系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丙烯酸和硅藻土为原料,用溶液法合成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同时对影响聚合产物吸水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硅藻土、淀粉、NaOH、引发剂和交联剂的加入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30%、60%、1.5%及0.03%时,制得的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的吸水量最高,可达611g/g.硅藻土作为一种功能填料,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综合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93.
树脂吸附法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谦 《镇江高专学报》2004,17(2):72-73,90
选用JX-101吸附树脂对硝基苯酚废水进行了处理和回收.研究了树脂种类及吸附流速和脱附剂的类型、浓度、温度等对树脂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并回收对硝基苯酚.  相似文献   
94.
沉淀吸附法提取苦丁茶中的熊果酸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依次用碱和酸作沉淀剂,D型树脂作吸附剂,研究了用沉淀-吸附法提取苦丁茶中中熊果酸的工艺.得到的优化条件为:将苦丁茶的乙醇提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碱化至pH值约为10.96,过滤除去多酚等杂质,沉淀后,滤液先用体积分数为10%的H2SO4酸化至pH值为4.00,再用相同体积的pH值为4.00的酸性水溶液稀释,得到熊果酸沉淀粗产品;粗产品用甲醇溶解后,将样品溶液pH值调整为7.07,洗脱液pH值调整为11.0,用D型大孔树脂吸附,分步洗脱,收集体积分数为90%乙醇溶液的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熊果酸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沉淀分离后产品纯度为23.12%,回收率为92.90%;吸附分离后产品纯度为90.23%,回收率为98.02%,总回收率为89.09%.  相似文献   
95.
当量粘度法判断RF树脂粘合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量在线取样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以下简称RF树脂)溶液的当量粘度,来间接判断RF树脂的粘合性能。在NaOH质量分数为0.25%、反应温度为25℃的条件下,分析得出在反应时间为5h、F/R=1.8时合成的RF溶液粘合性能较好。并对此试样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分析结果与测当量粘度结果一致,说明当量粘度法问接判定RF树脂的粘合性能的可行性,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李传碧 《松辽学刊》2005,26(3):22-23
将催化精馏中常用作催化填料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金属离子负载修饰后,考察了树脂催化性能的改变及树脂结构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经修饰后树脂的催化能力都高于原树脂,金属离子能与树脂的磺酸基团产生络合,提高了树脂的催化性能.所形成的新酸中心不会被阳离子交换而失活.  相似文献   
97.
运用条件实验法,以癸二酸、乙醇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癸二酸二乙酯;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癸二酸二乙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7h、癸二酸与乙醇物质的量比为7.0、催化剂用量为1.5g、带水剂环己烷为15mL(癸二酸为0.1mol的情况下),此时可得到酯化率为95.45%的酯化产物。催化剂不经处理可循环使用多次。该催化剂具有价廉易得、催化活性好、不腐蚀设备、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
用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催化N,N 二乙氨基乙醇与9个含芳香环羧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9个相应的酯,产率在75%~95.6%之间.讨论了不同的固体超强酸及催化剂用量,溶剂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的3.4%~3.8%,溶剂为二甲苯,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酯化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
以风化煤提取的腐植酸(HA)和丙烯酸(AA)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腐植酸高吸水性树脂(HA-PAA)。考察ω(AA)∶ω(HA)的比值、分散剂span-60用量、NaOH中和度、引发剂KPS用量及交联剂MBA用量对合成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进行了反复吸液、耐温、耐盐性能测试,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HA-PAA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合成HA-PAA的最佳条件为:ω(AA)∶ω(HA)为25∶1,分散剂span-60为单体质量分数13%,NaOH中和度为35%,引发剂KPS为单体质量分数1.2%,交联剂MBA为单体质量分数0.12%。在此条件下制备的HA-PAA反复吸液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耐盐、耐酸碱和耐温性,对纯水最大吸收倍率为1 468.7g/g,对盐水最大吸收倍率为175g/g;表征结果表明HA与AA发生了充分聚合反应,其表面粗糙度加深,表面疏松分层,有明显孔隙生成,大大提高了树脂的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0.
将不同配比的高黏度聚丙烯与低黏度聚丙烯共混制备高低黏度树脂混配基体,旋转流变测试结果显示低黏度聚丙烯的加入显著降低了共混体系的黏度。以高低黏度聚丙烯共混物为热塑树脂基体,采用熔融浸渍方法制备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热塑预浸带。研究发现随着低黏度聚丙烯含量的增加,热塑树脂基体的加工性能明显提高,预浸带制品的孔隙率及纤维断裂率逐渐降低。将各组预浸带模压成型后进行力学测试,结果显示低黏度聚丙烯的加入使层压板层间剪切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均出现小幅度下降,而对冲击强度基本无影响。结合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低黏度聚丙烯质量分数10%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