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2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492篇
系统科学   110篇
丛书文集   604篇
教育与普及   28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49篇
综合类   868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设α是环R的一个自同态,fk(x)=(^mk∑i=0)αi^(k)x^i∈R[x;α],其中1≤k≤n,如果R即是半交换环又是α-SC环,且C(^N∏к=1fk(x))包含于nil(R),那么N∏к=1C(fk(x))包含于nil(R).  相似文献   
122.
通过使用除环上具有同行或同列的双矩阵分解定理,给出了除环上两个同阶矩阵的g-逆和自反g-逆具有子块独立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3.
针对以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的水平管吸收器,考虑润湿比、变膜厚和横向对流作用,建立了描述管表面的降膜流动和管间滴状吸收传热传质耦合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涡量一流函数法进行数学模型求解。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溶液温度、浓度和吸收速率沿管排不同位置和水平管管问的变化,以及溶液喷淋密度和进口浓度对吸收器整体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喷淋密度可以改善吸收器传热性能,提高溶液进口浓度可改善传质性能,滴状吸收过程约占总吸收量的20%。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说明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4.
水泥环弹性模量对套管外挤载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弹性力学解析及有限元方法,分别研究了均匀地应力和非均匀地应力条件下水泥环弹性模量对套管外挤载荷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水泥环弹性模量对套管外挤载荷有一定的减缓作用,但效果远没有降低水泥环弹性模量明显。理想水泥环的性能应该是高强度、低刚度。在固井作业时,对软地层推荐采用弹性模量大的水泥,对硬地层推荐采用弹性模量小的水泥。  相似文献   
125.
磷钼杂多酸盐催化作用下的SBS环氧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磷铝杂多酸盐为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以30%H2O2为氧源,对SBS进行环氧化反应.实验表明:其适宜条件为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70℃,SBS溶液浓度为100g/L.n(磷钼酸盐):n(过氧化氢)=1.72,过氧化氢(相对于SBS)质量百分用量为27.2%,所得产物的环氧化程度最高为7.63%,催化剂可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26.
膜污染与浓差极化是不同的概念,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浓差极化使膜表面被截留组分浓度提高,从而加速了膜污染过程的,而膜污染使部分膜孔堵塞,又会促使局部浓差极化的加剧.因而,膜污染与浓差极化成因果关系,浓差极化是导致膜渗流量下降和分离效率降低的原因.在中空纤维膜中,Dean涡这种不稳定流能有效地将膜靠近膜壁的浓差极化现象大大消除.通过设计一组试验,证明了浓差极化的危害性和Dean涡能较大程度的降低浓差极化.从能耗的观点上说,试验结果表明,有Dean涡存在的编织型中空纤维膜,其能耗低于直线型,其渗透流量和回收率高.图12.参19.  相似文献   
127.
文章讨论了两类二阶矩阵环上的模及其短正合列,得到环R上的短正合列在两类矩阵环的自然推广形式.  相似文献   
128.
本为曾吉等人的章(献[1])的继续.曾的章推广了单模情形下分次环的Clifford直接理论.得到了对有限生成半单分次模情形下的Clifford直接理论.在此基础上.将单模上分次环的Clifford转移理论推广到有限生成半单模上的分次环的Clifford转移理论.  相似文献   
129.
首先给出了AF 环的概念并列举了AF 环的一些性质与特征,证明了在AF 环上,IF 环与自FP 内射环是等价的,最后讨论了AF 环在对偶理论中的重要性.特别地,证明了若环R是一个自FP 内射的右AF 环,则R是QF环当且仅当R是一个左完全环.  相似文献   
130.
李洪兴引入了HX环的概念,姚炳学给出了模糊幂环的概念作为HX环的推广。本文讨论了模糊幂环的基数与表示,指出:这类模糊幂环不是Zadeh意义下的模糊环,可以被一个经典环表示。作为例子,给出了模糊幂环的正则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