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55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所谓"三夏",是夏收、夏种、夏管的简称。"三夏"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大忙,此时,上年秋季播下的麦子、油菜成熟,需要抢时间收割;一年中种植面积最多、最重要的农作物水稻,需要不误农时栽种;种下的水稻则需要一种就管,追施返青肥、发棵肥,确保长成丰产架子。过去,这个"大忙"每让农民精疲力竭,如今,各种各样信息化手段的介入,让"三夏"变得悠闲和有序起来。  相似文献   
42.
关于东营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科技信息》2010,(17):J0373-J0373
近年来,东营市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切实加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2009年秸秆综合利用率83%。  相似文献   
43.
44.
45.
《科技成果纵横》2005,(4):59-60
该品种是常规粳型早稻新品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水平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生育期120天,高91.6cm,穗长20cm,平均每穗总粒数86粒,千粒重30.4g,糙米率81.8%,整精米率62.8%.直链淀粉含量15%,胶稠度90mm,抗胡麻叶斑病,抗穗茎瘟病,适应性广,适于黄淮海地区(豫、鲁西南、秦岭以南,晋南,皖中北,苏北等地)的早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46.
作物耐低磷机制及耐低磷育种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植物耐低磷机制研究进展及耐低磷育种现状,从常规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两方面探讨了提高作物利用土壤难溶性磷效率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47.
说起世界上约100万种昆虫的爱情来,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如蜜蜂常常喜欢“旅行结婚”,蝗虫、蟋蟀则常常是“对歌择偶”……还有许多昆虫以化学通讯的方式发出“约会”信号,它们向空中释放一种叫性信息素的东西,同种异性的个体凭着灵敏的嗅觉嗅到这种气味后,便翩翩而来,与“心上人”婚配,享受着甜蜜的爱情生活。利用昆虫求爱过程中释放性信息素这一规律,从雌虫身上提取、分离或人工合成性信息素,以引来雄虫进行捕杀和药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防治害虫的新技术。这项技术经济效益高、无毒、不伤害益虫,特别是对环境无污染,因而引起很多国家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已鉴定了700多种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并人工合成了100多种。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江苏沿海滩涂较具代表性的银杏采叶园(A)、银杏果-叶-农复合园(B)、银杏材-农复合园(C)等3种不同银杏-农作物复合系统种群复合结构、植物个体的生长结构、现实生态位、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研究了不同复合系统的种群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银杏果用-叶用-豆科作物复合模式具有较大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较小的断面积密度指标值,同时具有利于间作种群共存的冠层结构和根系结构,便于调节种群动态和技术集成管理,是一种适宜的海岸带地区推广的优化复合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9.
英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园地》1993,(2):21-21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江苏沿海滩涂具代表性的银杏采叶园(A)、银杏果—叶—农复合园(B)、银杏材—农复合园(C)等3种不同银杏与农作物复合系统中植物和土壤养分分布规律及生物循环效率的测定分析,研究了不同复合系统的营养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各模式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ρ)呈现出ρB>ρA>ρC的特征,而钾素含量是ρA>ρC>ρB,同时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变异系数都以B模式最大,钾素的分布较均匀。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基本呈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小的趋势,但各模式各层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具不同特征。养分的生物循环率以钾最高,达55.26%,但模式B、C平均养分循环效率分别为45.6%、53.59%,明显高于A。氮素在各模式的总量是ρB>ρC>ρA,磷、钾都为ρA>ρB>ρC。土壤养分总体特征为有机质含量不高,贫氮缺磷,钾素较丰,因而提高豆类间作的强度,加强秸杆还田力度,增施磷肥是维持系统养分平衡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