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骨架密实型降噪路面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沥青玛蹄脂碎石(SMA)路面的配比组成特色,在集料中掺加一定剂量的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以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弹性和阻尼性能,使得铺筑的路面(称为骨架密实型降噪路面)具有减小轮胎/路面泵气噪声和阻尼减振降噪的双重效果.室内试验表明,废橡胶颗粒的掺量为集料质量数的1%~3%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均得到改善,水稳定性略有下降.试验路的测试结果证明,对小汽车而言,车速在40~80 km.h-1时,与普通沥青混凝土(AC)路面相比,骨架密实型降噪路面可降低噪声2~3 dB(A).  相似文献   
12.
对某汽车厢体骨架结构改型后的变形量进行了检验,以极限扭转工况下的吊耳变形数据为输入,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顶窗框各角点的变形量,为结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有机胺(乙二胺, 1,3-丙二胺)以及碱金属离子Na+做结构导向剂(SDA),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3种新型开放式结构的复合磷酸草酸铟(Ⅰ~Ⅲ), 并进行了结构及性质表征. 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它们的分子式分别为Ⅰ, Na[InPO4(C2O4)0.5]·H2O. Ⅱ, [C2N2H10]0.5[InPO4(C2O4)0.5]. Ⅲ, [C3N2H12]0.5[In2(PO4)(HPO4)(C2O4)]·H2O. Ⅰ~Ⅲ合成中所用的结构导向剂均位于孔道中. Ⅰ在Na+为导向剂条件下合成得到, 它的结构是由InO6八面体与PO4四面体共用顶点连接成四元环磷酸铟层, 层与层之间由草酸基团C2O42-连接. 这一结构在a, b方向都具有八元环孔道, 为三维交叉孔道结构. Ⅱ的结构与Ⅰ类似, 不同的是, 它的客体分子是质子化的乙二胺而非Na+. Ⅲ中, InO6和PO4的连接形成双六元环二级结构单元(SBU), 这些二级结构单元之间通过草酸根连接, 在c方向产生了环形十六元环直孔道. 这三种磷酸草酸铟晶体数据如下: Ⅰ, 三斜, 空间群: P-1 (No. 2), a = 5.5662(17) Å, b = 6.454(2) Å, c = 8.966(3) Å, α = 102.609(4)°, β = 107.319(3)°, γ = 94.426(4)°, V = 296.56(16) Å3, Z = 2, M = 294.81, ρcalcu = 3.301 g/cm3, R1 = 0.0275, wR2 = 0.0731. Ⅱ, 三斜, 空间群: P-1 (No. 2), a = 5.653(4) Å, b = 6.627(4) Å, c = 9.391(8) Å, α = 70.788(8)°, β = 75.836(12)°, γ = 89.681(9)°, V = 321.1(4) Å3, Z = 2, M = 283.85, ρcalcu = 2.936 g/cm3, R1= 0.0664, wR2 = 0.1572. Ⅲ, 正交, 空间群: Pccm (No. 49), a = 10.350(2) Å, b = 12.190(2) Å, c = 13.000(3) Å, V = 1640.2(6) Å3, Z = 4, M =272.32, ρcalcu = 2.206 g/cm3, R1 = 0.0691, wR2 = 0.1831.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以氧化镧、硫酸和哌嗪、水为原料得到了具有新颖结构的硫酸镧.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是有机胺支撑的、通过镧与硫酸根配位形成的层状开放骨架结构,该化合物也用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和红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结构解析能够同相应的表征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5.
针对表面布有蜂窝麻面等复杂噪声的混凝土裂缝,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混凝土裂缝高抗噪提取方法.首先,通过灰度变换、高斯滤波、信息增强等技术弱化、去除噪声,增强图像中裂缝的亮度,提高裂缝与背景的对比度;然后,采用OTSU阈值分割算法去除伪裂缝,基于裂缝与干扰噪声面积的差异,引入动态阈值,实现各类型裂缝的提取;最后,基于边缘检测和裂缝骨架细化处理,计算裂缝的长度、宽度和面积3项特征参数.基于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际桥梁拍摄的4组裂缝图像结果表明,4组裂缝的平均宽度分别为2.01、1.07、1.34、0.97 mm,说明该方法适用于不同背景下各类型裂缝的提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术界对最古老后生动物门类的分支序列及系统演化仍没有共识,但大多数学者都深信海绵动物是最早分支的后生动物.现生海绵部分属种有似辐射对称、少部分有顺轴旋系对称,因此,海绵被认为是在真后生动物发育特征,如有明确的轴性对称出现之前演化的动物.其他早期后生动物门类有两侧对称、四辐射对称(刺胞动物门)、二辐射对称(栉水母门)或是没有对称轴性(扁盘动物门).本研究报道了来自华南寒武系荷塘组具有四辐射对称结构的海绵化石,并且从已报道的柱状海绵化石中鉴别出前人所忽略的四辐射对称结构.本研究指出四辐射对称是海绵的原始特征,并且推测最早的海绵始祖应该是由基因控制、外形规整、细胞结构交织而成的个体.  相似文献   
17.
以燃气轮机中常用的径向轮缘密封为研究对象,系统深入地研究了透平级压比、转速等参数的改变对轮缘密封封严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求解三维RANS方程组和SST湍流模型,在基于添加示踪流体湍流输运附加变量控制方程的基础上,首先计算得到了4种透平进出口压比、4种透平级转速工况条件下的典型径向轮缘密封的封严效率;其次,对比了不同动静叶片周向相对位置对轮缘密封封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透平级压比和转速变化时,将通过影响动叶前缘压力势场分布来影响轮缘密封封严性能;随着压比的增加,周向压力不均匀程度变大,封严效率降低,入侵强度明显强化;当转速由小到大变化时,周向压力不均匀程度得以改善,因此轮缘密封的封严效率得以提高;动静叶相对位置变化会引起静叶尾迹与动叶前缘势场的相对干涉,导致轮缘密封封严效率出现变化,随着动叶的旋转,盘内的入侵流呈现出周期性的强化与减弱。  相似文献   
18.
赵则广 《科技信息》2014,(12):113+121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铁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铁路在跨越河流、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或既有铁路时,一般都是采用悬臂浇筑连续梁形式。相对而言,连续梁施工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而且技术要求也高。在连续梁施工中,合拢段施工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以新建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北珠岩跨绕城高速公路特大桥(60+100+60)m双线连续梁为例,简要阐述合拢段劲性骨架和预张拉钢束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9.
吸附式空气取水技术是解决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技术手段.吸附材料的设计和选取直接决定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性能,物理吸附材料因其具有易于再生等诸多优越的性能得到了学者的广泛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吸附-脱附循环吸附式空气取水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物理吸附材料3种不同的吸附机制,进一步提出了理想物理吸附材料的设计目标.通过对近些年来吸附式空气取水物理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综述了硅胶、沸石、磷酸铝、有序介孔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等不同物理吸附材料的特点和研究现状,总结对比了不同材料的吸附性能,最后着重分析了目前物理吸附材料在吸附量、动力学、循环稳定性和规模化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引入离子交换法、采用多孔基质、引入疏水性官能团和取消溶剂等技术路径,对新一代物理吸附材料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将SRC框架的工程造价及结构层间位移差最小定为优化目标,并根据SRC框架结构在不同受力阶段各类构件的受力特性,提出两阶段优化设计的思路:小震作用下,认为混凝土处于开裂的临近状态,假定钢材未发挥作用,仅有混凝土发挥作用,据此对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与混凝土用量进行优化;在中震及大震作用下,对满足结构性能要求的钢材用量进行优化.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运用层次分析OC-GA算法实施SRC框架的抗震优化设计,并通过优化设计实例证实所采用的优化思路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