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67篇
丛书文集   118篇
教育与普及   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93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利用直剪仪针对 6种不同垂直压力(25、50、75、100、125和150kPa)下的大豆粮堆,在0.6、1.0和1.2 mm/min 3种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剪切速率和剪应力-剪位移曲线规律,分析了大豆粮堆的强度特性和内摩擦特性。结果表明:大豆粮堆剪切变形可分为线弹性阶段、应力强化阶段、颗粒压缩阶段。通过直剪试验测得大豆粮堆抗剪强度符合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大豆粮堆在25至150kPa垂直压力作用下,粘聚力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内摩擦角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同种垂直压力下,剪切速率越大,剪应力增长越快,但最终会趋于一致。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加,大豆粮堆软化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72.
介绍了以我国大豆加工业的最大领域——油脂工业生成的、通常能用作饲料的高温豆粕为原料,提取高纯度大豆低聚肽(蛋白含量≥93%~95%、NSI值=100%、溶解度=100%,灰分≤15%)、高纯度大豆异黄酮(异黄酮总含量≥92%、G∶D≥8∶1)和大豆复合功能因子自主创新高技术;对我国大豆油脂加工业扭亏为盈,拉动豆农致富,对原料大豆“吃干榨净",实现资源节约型的大豆加工工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3.
为探析大豆斑疹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Xag)基因组中唯一注释编码内切甘露聚糖酶(mannan endo-1,4-β-mannosidase,ManA)基因是否参与Xag的内切甘露聚糖酶活性及其他功能,采用同源重组策略创制了Xag的manA基因缺失突变株(ΔmanA)...  相似文献   
174.
用常规酶学方法从嗜冷酵母(Y18)中分离纯化有催化活性的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0℃,0℃仍然保持酶活性的20%,40℃处理30min酶活性损失90.4%,不同温度处理后酶在280nm的紫外吸收明显改变,随温度升高在280nm紫外吸收值增大.这些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SDH是对温度敏感的冷活性酶.纯化的SDH经PAGE电泳分析显示单一条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出相对分子质量为60×103和32×103的2条带,分别为黄素蛋白(flavoprotein, FP)大亚基和铁蛋白(iron-protein, IP)小亚基.通过对FP的1491个碱基的DNA序列分析表明(酿酒酵母FP基因全序列由1923个碱基组成),菌株Y18与酿酒酵母具有很高的DNA序列同源性;Y18与酿酒酵母FP一级结构包括酶的活性中心基本一致,但Y18的FP中3个位置的氨基酸变为R基较小的氨基酸,并有3个位置的氨基酸被在β-转角处出现频率较高的氨基酸所取代(丝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这些结构特性可能使Y18 SDH的空间结构更具柔韧性(flexibility),有利于在低温条件下发挥催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5.
建立蝴蝶花中鸢尾黄素与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此2种异黄酮成分进行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蝴蝶花中鸢尾黄素与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以Hela、Hccc-9810和H460细胞为供试细胞株,采用CCK-8法测定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鸢尾黄素与次野鸢尾黄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 5~100、2. 5~250 mg/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 96%、100.24%; RSD%分别为2. 01%、1. 49%;鸢尾黄素对Hela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明显(IC50=(49. 24±1. 11)μmol/L),而对于Hccc-9810和H460细胞株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蝴蝶花中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测定;鸢尾黄素对Hela细胞的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6.
研究了关于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对于大豆分离蛋白(SPI)交联的影响;以凝胶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RSM)考察TGase含量,酶反应时间,酶作用温度对SPI凝胶性能影响规律,并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加入量,温度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强度有显著影响(p0. 05),得到蛋白凝胶性能最佳的工艺,在酶含量3. 63%,酶作用温度38. 15℃,酶反应时间2. 04 h时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达到极值301. 8;研究表明:TGase能够促进大豆分离蛋白形成良好的凝胶。  相似文献   
177.
178.
本实验用发根农杆菌对大豆属的三个种: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不同外植体进行感染诱导毛状根,在无菌苗靠近子叶节部位诱导出毛状根。冠瘿碱检测表明;由感染发根农杆菌诱导的毛状根中有甘露碱的存在,说明Ri质粒的T-DNA无转移到大豆的转化根中。  相似文献   
179.
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Rsa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豆花叶病毒病危害严重,世界大豆产区的均有发生,以广谱抗源材料科丰1号为母本,感病品种南农1138-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针对南方强毒株系Sa进行了抗病性遗传学分析。通过接种鉴定亲本,F1,F2和F3代的抗性表现,X^2测验结果表明,对Sa的抗性是由单显性基因Rsa决定的采用BSA法,利用RAPD技术在抗感染池间寻找多态性标记。  相似文献   
180.
采用480只海兰褐蛋用雏鸡,以熟豆饼日粮为对照,从3周或9周开始给饲3个水平的生大豆日粮(4%,9%和13%),每期每个日粮4个重复,观察不同梯度大豆抗营养因子对不同生理阶段的生长蛋鸡小肠内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在8,13和18周末每个重复随机抽取试鸡2只屠宰,观察小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理阶段给饲不同梯度大豆ANFs对8,13和18周龄雏鸡小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