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探讨隐蔽油气藏在层序格架内的展布规律及预测方法。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钻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渤海秦南凹陷东南斜坡区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把东营组划分为3个Ⅲ级层序:东三、东二和东一层序,并建立东三层序的沉积模型,总结了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东三层序晚期水体下降,物源供给充足,储层十分发育并且分布范围广,与东二层序稳定分布的泥岩相配合可形成大规模的地层油气藏;早期水体逐渐上升,可形成超覆尖灭岩性油气藏。东二层序厚层泥岩之下,受湖平面变化控制的砂体展布特征和油气输导条件是隐蔽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秦南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2.
依据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与前人对金湖凹陷乃至苏北盆地构造的分析成果,在构造理论指导下应用构造解析方法,对铜城断层构造特征与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城断层近SN延伸,断面具"丝带效应",其东、西两盘诸断层发育规模、活动性和剖面样式有所差异,铜城断层与两盘断层不具成因上的"世代关系",但具有构造分区作用;区域应力和先存构造是影响铜城断层形成与演化的主要因素;古新世—早始新世NW—SE向伸展作用时,铜城断层为具有调节作用的变换断层,并不受郯庐断裂的走滑作用影响,中始新世近SN向伸展作用下,又叠加以主动走滑性质,断层规模扩大,渐新世至早中新世近EW向挤压应力造成南段断面倒转而呈"逆断层"特征;铜城断层形成于伸展环境,在挤压环境中受到局部改造,具有走滑性质、多期活动、逐次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73.
通过岩心观察、成像测井识别与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渤南洼陷烃源层系内超压裂缝的特征、测井响应标志及预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超压源岩层系中裂缝发育,裂缝数量和规模不一,在成像测井上表现为中高角度、倾向杂乱的高导缝;常规测井曲线具有高声波时差、高补偿中子孔隙度、高密度、高地层真电阻率变化率和低自然伽马变化率的"四高一低"的响应特征;超压裂缝大量发育于地层压力系数大于1.2且压力梯度变化大的区域,在压力梯度变化较小的高压区域,可识别裂缝的数量较少、规模较低;超压裂缝带具有横向上连续、纵向上分段的特征,与油气的空间分布匹配性较好,是超压体控制下源岩排烃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74.
渤海湾盆地青东凹陷古近纪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青东凹陷古近纪找到油藏富集的有利区域,指导生产开发,对控制油藏分布和形成起关键性因素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受郯庐断裂体系影响,构造复杂,沉积物源来自凹陷四周,沉积类型多。在对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发育特征、沉积相类型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测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资料,采用综合研究的手段对渤海湾盆地青东凹陷沙三、沙四段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暗色泥岩十分发育,在凹陷中部厚度较大,向凹陷四周暗色泥岩厚度逐渐变小;沙四上亚段有机质的丰度、成熟度都比沙三下亚段好,评级在好—优质;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干酪根类型以Ⅰ、Ⅱ_1型为主,含少量Ⅱ_2、Ⅲ型干酪根;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都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  相似文献   
75.
在智能交通系统的拍摄场景中,由于车辆间距过近和摄像角度原因,引起车辆遮挡的现象,增加了目标车辆检测和跟踪的难度。根据轮廓特征点,结合轮廓凹凸性,提出一种凹陷区域检测与分割算法。首先采用背景差分法提取车辆区域,根据车辆区域外接矩形的长宽比和占空比判断是否是多车遮挡,同时通过凸包分析算法提取遮挡凹陷区域;然后通过Freeman链码确定凹陷区域的轮廓特征点,对特征点进行凹性分析;最后匹配分割点,采用Bresenham直线生成法分割遮挡车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解决遮挡车辆分割不准确问题,与其他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场景适应性。  相似文献   
76.
唐海军 《科技资讯》2011,(30):108-108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讯、电力、燃气、自来水、雨污水等工程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上工程无不和城市道路紧密联系,城市道路是以上各类管线的重要载体,道路上各类管道的检查井越来越多,城市道路窨井沉降现象比较普遍,对行车舒适度、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并带来噪声污染,增加相应的维护费用。本文就市政道路中窨井井周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凹陷、龟裂等病害问题,分析其成因,结合自己的实践从窨井的砌筑,路面的施工等方面阐述了消除上述病害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77.
河流阶地是地表侵蚀与堆积过程中出现的最普通的地貌形态.但仔细分析,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段,因构造、地形起伏的程度和气候变迁的影响,沉积物变化很大.本文根据这一特点,研究了临汾凹陷中阶地堆积与构造运动的关系,初步确定了堆积物普遍反映的构造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8.
河167地区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中央断裂背斜西部中北段、牛庄洼陷北坡。该区主要发育沙二下稳储层发育。对该区沉积相的研究,笔者建立了5类沉积相标志。  相似文献   
79.
80.
东濮地区第三系基底古潜山风化壳储层,发育有奥陶系的碳酸盐风化壳和石炭二迭系及中生界的碎屑岩风化壳。经多次构造运动和风化作用,这些风化壳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形成了各种成因的缝、洞和各种类型的孔隙。其发育和分布受构造运动和性控制。研究表明,东濮地区油源丰富,生油层和储层有良好的接触关系,断层及不整合面构成了良好的运移通道,为古潜山风化壳储层中天然气的聚集及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