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研究了丙酮肟在四氯化碳和苯乙烯混合溶剂中随苯乙烯摩尔分数变化的^1HNMR,观察到丙酮肟分子中两个甲基共振峰的化学位移随苯乙烯摩尔分数增加而逐渐移向高场,而且两个甲基向高场移动的程度不同.ASIS值随苯乙烯摩尔分数增加而增加,两个甲基共振峰在四氯化碳中是一个单峰,而且当混合溶剂中苯乙烯的摩尔分数大于0.30时分裂为双峰.丙酮肟分子中两个甲基共振峰化学位移δ与混合溶剂中苯乙烯的摩尔分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家标准规定的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的非分散红外光度法的测量原理及测量所需仪器和试剂.详尽阐述了非分散红外测油仪的零校准,满刻度校准和精密度及准确度实验.通过实测水样说明了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是一种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桑椹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桑椹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桑椹红色素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不溶于乙醚、四氯化碳、食用油等;对光和热稳定性较好,但不耐80℃以上高温;受pH值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稳定,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以及食品添加剂对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白鼠口服花生油溶四氯化碳(CCL4)13.95g/kg(公斤体重)至36h诱发肝中毒和口服CCL4前10~20min于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100mg/kg.用凝胶圆盘电泳法显示肝中毒和中毒前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小白鼠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谱带变化.结果表明,中毒鼠血清呈现以LDH5带占优势的肝损伤LDH同工酶谱;中毒前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的小白鼠,血清LDH同工酶谱LDH5显著缩减,其它同工酶带几乎未显现.CCL4中毒的肝匀浆SOD谱带与正常鼠比较明显变宽或呈现两条同工酶带;中毒前腹注DL-半胱氨酸的小鼠SOD带与正常鼠略同,但有的仍呈现两条微弱的同工酶带.谱带的这些变化表明,CCL4诱发肝细胞损伤可能与自由基生成和脂质过氧化有关,DL-半胱氨酸则可能具有阻断肝损伤的作用;CCL4肝中毒在诱发自由基生成的同时又刺激了肝细胞SOD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正交设计优化法,通过超声协同试验,探讨了降解反应温度、pH值、超声功率和零价铁投加量4个主要因素对于水溶液中四氯化碳的降解规律。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和方差分析,获得了四氯化碳降解的优化操作工艺条件。同时,依据优化条件,重点试验并讨论了超声功率和反应温度对四氯化碳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四氯化碳的最大降解率可达97.57%;零价铁还原降解四氯化碳的影响因素从主到次的顺序为降解温度>pH>超声功率>零价铁投加量;随着超声功率的加大,四氯化碳的降解率随之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提升四氯化碳的还原降解率。  相似文献   
6.
实验测定了101.3kPa压下四氯化碳-异丙醇-氯化锂及四氯化碳-异丙醇-氯化钙体系汽液平衡数据。分别以Furter及Rousseau拟二元模型处理溶盐三元体系,并以VanLaar方程及Wilson方程关联了拟二元体系,得到了较为的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COl4为侵肝性毒物,为了解CCl4作业人员SCG水平,本文采用RlA法对92例接触者进行了SCG测定,其结果表明接触者和正常对照组SCG水平分别为198±173.41μg/L和105±87.1μg/L,它们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结果还表明,接触2-5年者异常率为24.4%;6-13年者异常率为54.9%。由此可见CCl4接触者sCG水平有明显改变,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鼠肝硬变模型建立时的个体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的四氯化碳油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硬变模型时,日龄大小差异对成功率有显著影响。日龄小的大鼠死亡率高;日龄大的死亡率低,成功率可高达70%以上。这表明日龄小的大鼠免疫机能建立不完善,耐受性差,不适于做模型。同时证明日龄过大(12月以上)的大鼠不如180日龄的大鼠  相似文献   
9.
有若干原因促使人们使用混合溶剂,例如对溶解度的技术要求,欲改变溶剂的介电常数,都常常改变溶剂的组成。人们研究溶剂结构及其对溶质性质的影响,则把潜溶剂加入水中就会对溶剂的结构产生影响。关于混合溶剂中各种化学问题的讨论,都必须考虑组份内和组份间的这两种相互作用,体积函数比较直观,有助于对其它偏摩尔数量的理解。近年来,由于商品密度计的开发,对溶液密度的直接测量前进了一步,此种密度计仅需要较小体积的溶液和提供了10~(-6)(克)的准确度。本文采用“高精度读数式液体流动密度计”,测定四氯化碳在甲醇—苯体系中偏摩尔体积。以第三组分在二元混合物中偏摩尔性质变化,探讨三元系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和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羊耳菊水提物对CCl_4、D-Gal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0. 08%CCl_4花生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肝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的含量; HE染色肝切片,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腹腔注射D-GalN(500 mg/kg)花生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ST、ALT含量。结果表明:羊耳菊水提液可降低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P 0. 01),升高肝匀浆中SOD、GSH-Px活力(P 0. 01或P 0. 05)及降低TNF-α、IL-1的含量(P 0. 05);病理切片显示,羊耳菊三个剂量组动物肝细胞坏死、变性,细胞浆聚集及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羊耳菊水提液也可降低D-Gal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含量(P 0. 01或P 0. 05)。可见羊耳菊水提物对CCl_4、D-GalN所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