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7篇
系统科学   185篇
丛书文集   342篇
教育与普及   29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6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070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840篇
  2010年   1024篇
  2009年   1302篇
  2008年   1513篇
  2007年   1561篇
  2006年   730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秦岩 《科技信息》2007,(32):235-235
"和谐"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从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等一系列的古词中可见,它已是一个传统的概念,现在我们只是将它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但它却是在十六大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第一次正式提出来,而后又在党的四中全会上作为判断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和谐社会已是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42.
课堂教学要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教材的要求,是学生的要求。文章认为课堂创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师生关系的创新;教学设计要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43.
小溪塔高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育人观,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办学宗旨,树立“致力学生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质量生命线和安全保障线两大主线,坚持走以人为本、以德为纲、以法治校、以质兴校的办校之路,形成了敬业、爱生、善导、博学的教风,勤学、多思、严谨、创新的学风和求真、务实、文明、奋进的校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4.
现代逻辑是综合运用多种一般思维方法,广泛联系其他科学技术领域,深入研究不同类型推导形式的逻辑学科群.相对于传统逻辑来说,它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形式化,二是实用性。  相似文献   
45.
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是一个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自足系统,对其作外部成因的考察固然重要,但如能深入其内,作一番结构上的逻辑探视,或许更有意义。本文试图在这一点上作出努力,以为引玉之砖。参2。  相似文献   
46.
思维品质是个体思维能力高低的集中表现,一般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下面结合多年来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谈谈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1 思维深刻性的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集中地表现在个体能够善于深入地、全面地、周密地、科学地思考问题,善于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迅速把握事物的规律和本  相似文献   
47.
文学语言是一种多重符号,它“一语双关”。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分为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表层意义构成形象和图画,深层意义构成情感、思维或哲理。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深层意义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不着一字”法、双关法、象征法、析字法。表层意义是固定的、不变的;而深层意义则是流动的、变化的。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透过字里行间去领略作者的言外之意,去理解作品所蕴合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48.
思想方法的更新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对这种标志的认识,在哲学史和文化史研究中通常不被人们所重视。人类思想史上最鲜明、最有意义的科学思维模式,主要表现为本文论及的五种类型,这些思维模式的互补与进步,是东西方文明相互推进的内在标志;对它们的研究和探讨,是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9.
一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以何种程序呈现给学生,取决限教学程序的优化,文章分别从教材呈现的程序和学生思维的特点两个方面论述了教学程序的优化,目的是探讨语文教学的最优化程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0.
2002年6月16日,正在清华大学出席“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的4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Steven Chu)、劳夫林(Robert B.Laughlin)、霍夫特(Gerardus’t Hooft)、康乃尔(Eric A.Comell)应邀与百余名清华学子交流。现场气氛轻松热烈,学生们抓住难得的机遇,向自己心中的偶像频频发问,大师们则毫不掩饰认真作答。一问一答之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透露出许多做人、做学问的真谛。为让更多的读者能从中受益,本刊特刊发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清华学生现场交流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