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4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71篇
系统科学   236篇
丛书文集   256篇
教育与普及   1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0篇
现状及发展   39篇
研究方法   7篇
综合类   678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本文针对靶场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试验现状和不足,阐述了开展组合导航系统抗干扰性能测试的必要性,并分别从实装试验和仿真试验两方面,论述了测试实现的方法,通过实装测试和仿真试验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2.
943.
944.
针对可重构视频阵列处理器的设计要求及传统测试方法测试视频编解码系统时速度慢、精度低和可观测性不强的问题。开发了基于Qt的用户界面,设计实现了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为核心的软硬件协同测试平台。在PC端实现以软件仿真为基础的数据传输与图像重现,在FPGA端实现以可重构视频阵列处理器为基础的视频编解码算法并行映射。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频率为100 MHz时,FPGA与PC之间可正确传输数据并满足算法测试时不同测试用例的更换需求,具有较好的可观测性。  相似文献   
945.
文章依据安全关键软件测试理论,并结合以往的测试经验和实际测试工作需求,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安全关键软件测试设计方法。本方法可以提高测试效率,更准确地发现存在的问题,极大地减少了测试时间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946.
"虚拟黑客机器人技术"是人工智能与黑客攻击技术的结合。描述了如何实现虚拟黑客机器人提出了软件理论架构,阐述了虚拟黑客机器人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如:资产探测、风险量化、安全验证等。最后,分析了虚拟黑客机器人技术的优势及难点。  相似文献   
947.
948.
949.
反应堆保护系统的响应时间是核电厂安全级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为确保核电厂的安全,提高反应堆保护系统响应时间测量准确性和快速性,通过对反应堆保护系统各大数据处理环节的特点,构建了反应堆保护系统紧急停堆响应时间测试平台,采用自动测试装置对响应时间测试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优化反应堆保护系统紧急停堆响应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0.
采用悬浮液等离子体喷涂(SPS)工艺在以GH3128高温合金为基底,CoNiCrAlY为黏结层的表面上制备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厚热障涂层(TTBCs),研究单片层的形貌特征及单片层之间的堆叠行为对涂层微结构的影响.对无支撑的YSZ涂层进行了1 200~1 600 ℃保温24 h和1 550 ℃保温20~100 h的高温时效处理,分析涂层的物相组成和晶粒尺寸等的变化;对涂层试样进行了高温燃气焰流循环热考核,并对其失效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PS单片层由四方相晶粒组成.涂层经1 550 ℃高温热处理40 h发生四方相(t)向单斜相(m)转变,且m相的含量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对于24 h高温处理样品,即便将热处理温度提升到1 600 ℃,也未见t→m相变.SPS涂层经热考核前后应力演变是其失效根源,通过相邻柱状晶的脱落可有效地释放陶瓷层中的应力集中,最终与界面附近陶瓷层微裂纹相互连接而导致涂层剥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